文集访问量: 137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周健
  • 落红飘雪
  • 呆金庭
  • 孟冰
  • 天边
  • 胡侃

梁衡,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先后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我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看到此情此景又可写一篇好文章了。但我大多数情况下却心静如水,没有创作的激动。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

浏览全文 阅读(23292)

马伯庸荐读:大人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将自以为最好的推荐给孩子,却不是孩子最喜欢的。这种错位源于大人从来没有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能否激发他们去想象,才是最最重要的。或许这篇文章还会提醒我们,不要绑架别人的喜好,就像猫将自己最爱吃的鱼捧给兔子...

浏览全文 阅读(23370)

作文君: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以他们的舍生忘死换无数人的健康平安。与此同时,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纪录片不动声色地火了起来,豆瓣评分高达9.3分。在疫情期间播出,这部片子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

浏览全文 阅读(23424)

作文君有人说:“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多读点书更安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书本的阅读量高了,有一类书籍更是冲出重围,关注度一路飙升,它们就是描写了医疗和疫情相关内容的优秀作品。抗击新冠肺炎,这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处在事中,有些书籍值得我们...

浏览全文 阅读(23497)

路途【适用话题】历史感旧时光古典意蕴工匠派北京地名中的“窑”可谓数不胜数,比如大北窑、黑窑厂街、刘家窑、大瓦窑、小瓦窑、崔家窑、鲍家窑、邓家窑、严窑、魏窑……当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随之涌来的是大量进行城市建設的陕西工匠。由于烧窑需要使用黏土,窑...

浏览全文 阅读(23579)

月如钩【适用话题】诗人桃花美文化就像花生米是最常見的下酒菜,桃花是最常见的诗材。桃花入诗,犹如花生米下酒,了无新意。庚子新春,禁足不出,眼见窗外春山春树,忽然十分想念桃花。想那一树的怒放,想看满山的妖娆,想起许多的“命犯桃花”。“诗豪”刘禹锡因改...

浏览全文 阅读(23628)

沈嘉柯【适用话题】亲情写作人生态度感动都说苏轼是个弟弟控,不停给弟弟写诗填词,还篇篇都是千古名篇。虽然他们俩兄友弟恭,堪称楷模,但他们的人生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老干部,一个是大才子。苏辙的诗文跟苏轼一比,两个人完全颠倒。弟弟老气横秋,仕途掌舵;哥...

浏览全文 阅读(23768)

吕白,腾讯产品经理,千聊大师写作课主讲人,媒老板新媒体商学院导师,为多个新媒体公众号担当顾问。拥有丰富的新媒体文案写作经验,曾写出过超百篇10万+阅读量的刷屏级文章以及数十篇阅读量在100万+的爆款文章,江湖人称“10万+复印机”。能让我们发朋友...

浏览全文 阅读(23787)

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的《秋夜》,文章开头有点让人发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两株枣树被同学们从小吐槽到大,老师说这两句可厉害了,完全不是废话。十几年过去,我再读,突然读懂了。假设鲁迅先生扛个摄像机拍Vl...

浏览全文 阅读(23802)

毛荣富写文章,与其追求文辞华美,不如下功夫写出朴素而具有内涵的判断句。有次我以“相逢与别离”为题,让学生作文,同学们的认识大同小异,都认为,相逢是在别离之后,正因为有了别离之苦,才有了相逢之乐。只有一位同学以“相逢是别离的开始”这一判断句立意,让...

浏览全文 阅读(2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