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我要为你讲述M先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大约十年前,我记不清具体哪一年,只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我与M先生见过几次面,他曾希望我把他的故事写下来。当时我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没什么心思动笔。过了这么多年,我以为自己早已忘却,可是不经意间,他仍会出...
谷禾虽说也写过些长长短短的散文,但散文这门艺术之于我,仍然是一种高山仰止的文体。这里不单有从古以来灿若星辰的先贤名家,更有浩如烟海的佳作名篇。远的可追安天下之半部《论语》,900年前的一篇《岳阳楼记》,影响绵延至今,成就了一代代不同阶层人士“心忧...
桂子1从针织厂出来就是机械厂了,两厂之间隔着一堵墙,针织厂坐西朝东,机械厂坐北朝南,两家厂子合成一个九十度的直角。机械厂是个小厂,拢共百十来人。公私合营前是手工作坊,和老五的铁匠铺差不多,规模比铁匠铺大些,雇了十几个工人敲敲打打。那会儿叫“黑白铁...
俞胜古人把“立言”当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散文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觉得首要的原因是这些文章的作者都秉持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对创作文章怀有敬畏之心。譬如,在唐宋八大家这里,文章与事业、道德、思想处于同等的...
李唐写创作谈一直是件挺折磨人的事。想说的基本已在小说里表达到了,在小说之外还能说点什么呢?面对着word的空白页,简直比写小说还要艰难。今年,我的写作(或者说生活)处于一种奇奇怪怪的状态,可能是发觉自己走到了某个节点。但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外...
叶端是我在复旦大学同一专业的学妹,她的小说我看了不少,但还没有和她见过面。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说是她的毕业作品,名字叫做《岁寒》,尽管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仍然记得读她那篇小说的感受,在当时也写了一篇短的评论,放在MFA毕业作品合集里。那篇小说初...
秦岭诚如某些人习惯了对自己性别的选择一样,文体固然不该囿于绝对的、雷打不动的边界和圆周,但它相对的稳定性和标识意义,那可是山高水长的。从先秦诸子到现代白话文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散文纵贯千年,横跨南北,其文体形态的悄然变化无异于剥茧抽丝,可谓“除...
李唐下雨了,老人思念着他的狗。他把脸挨近窗子,想要尽可能地看清楼下那些打伞的人,还有雨水积累的小水洼,以判断雨势的大小。如果雨太大,还是不外出为妙。但他无法抑制地想着那条跟随了他十二年的金毛犬,此刻会在什么地方呢?它会懂得自己避雨吗?老人很是担忧...
叶端不知从何时起,极简的文风、现实主义的、不带任何主观雕饰的写法受到极大推崇。但从阅读经验来说,长时间以来,我比较接受的都是偏古典的意象、绮丽繁复的行文。这些实际大多数都是贵族化的文学,就算在写作之时具有写实的成分,也并非普通时人的生活。无论是《...
陈亚军在我国汉魏至明清的历史上,散文体是文学的主流,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一部《古文观止》,收录两百多篇文章,主要就是散文。我想,散文写作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典散文的传统,一个是现代散文传统。传统不但是过去的一部分,还是现在的一部分。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