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学选刊
文学刊物。旨在报道台港社会的文学情况,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内容雅俗共赏。本刊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
文集访问量: 8936 次
音乐列表
米歇围着电话转来转去。都快四点了,按说她该来呀,老彼得怎么还不来电话呢?她要不来可坑人了,六点之前,最迟七点,兰斯公司还等我下订单呢!错过这个单子就要等下个船期。真是的,都怪这个老彼得,非要等这个东方娘们儿,难道她不来我就不做生意了?米歇烦躁地点...
王泳冰牡丹上的祖国我看見,我的祖国沉静、端庄坐在一朵牡丹的雍容里将优雅的芳菲,向四方遍洒我看见,一道耀眼而宽大的光芒从牡丹层叠的蕊瓣中升起天地有了辽阔的澄明牡丹之上,祖国拥有足够的富饶与吉祥人民踩着轻盈的步伐旷世天香氤氲扑鼻河山朴素、清新像早晨欲...
谭绿屏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突然要擱下靠他支撑、相依为命的家庭不顾,独自去一个遥远的异国山区学“功夫”,这不是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情吗?小韵生得纤细瘦削,尖尖的下巴托着一双黑亮的大眼,全然一副古美人弱不禁风的模样。若不是眉目之间潜着丝丝不甘示弱的神情...
林剑“我始终也猜不透这串数字。”丈夫对着一个字条翻来覆去地看了有十分钟。“几位数字啊?给我看看。”一贯对数字入迷的妻子伸手就去拿字条。“八位。”丈夫躲开了妻子的手,凑得离灯更近些。“八位?生日号码?门牌号?”妻子随口就说了几种可能性。“谁给你的数...
郑南川春天来了,妈妈又收到了女儿辛辛的信。写信给妈妈是辛辛的承诺。妈妈年纪大了,说自己不是现在这个年代的人,电脑玩不好,更习惯于阅读那些温馨的字句。辛辛出国时二十五岁,二十五年过去也五十岁了,她从来没间断过给妈妈写信,而且,总是用蓝色的钢笔墨水。...
【编者按】胡菊人原名胡秉文,1933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在香港当过校工和教堂杂工,入珠海书院半工半读,曾在友联出版社资料室工作。先后担任过《大学杂志》总编辑、《中国学生周报》社长等职;上世纪70年代任《明报月刊》主编,成为香港最著名的专栏作家和文学...
司玉笙那时候他不识字,班长就一笔一画地教他。时间长了,他就离不开班长了。班长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哭了,说俺也不知道俺是哪里人,就知道家离老黄河不远,爹娘走得早……班长说,我家离老黄河几十里,爹去世得早,我娘辛辛苦苦拉扯我兄妹仨……兄弟,这队伍就是咱...
彭波李大壮跟刘淑娟结婚时,是组织替他们做的大媒,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李大壮是战斗英雄,打仗是把好手,谈恋爱就不行了,只好由组织帮着解决个人问题。李大壮跟刘淑娟属于闪婚一族,两人认识不到一个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一前一后,漫步在小河旁,李大壮一口一...
戴玉祥我是N国的一只鸟。我生活在茂密的丛林里。这里,虫多草嫩,我衣食无忧,日子如这里的阳光一样明媚。很是惬意。忽一天,我的邻居从国外归来,说她去了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她说到中国这两个字时,表情十分得意。她这样得意的样子,吊起了我的胃口。在我急切地催...
刘登翰(中国福建)走入晚景:不再喧嚣的纪弦纪弦已经从《摘星的少年》进入了他的《晚景》①,这个自称是“天才中之天才”的爱云的奇人,这个给台湾诗坛带来一阵阵惊愕与骚动的“20世纪第一狂徒”,这个最善于营造气氛使自己时时都置于热闹中心的“现代派”创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