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化研究
《闽台文化交流》以探讨闽南文化、解读台湾情缘、幸两岸文体共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宗旨;弘扬闽南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提升闽南文化研究的内聚力,向海内外侨胞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集访问量: 4003 次
音乐列表
苏慧霜前言屈子立像所在之地,原为一片荒芜的高架陆桥下土地,无兽寂漠,但经开发后的彰化景观公园地,阳气正和,绿树冬荣,“潄正阳而含朝霞”,一如屈子所述,清澄幽静[2]。2000多年前的屈子作《远游》一文,意中愤然,托配仙人,游戏于天地之间,以飞廉启...
何葆国(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似乎没有哪一种民居比土楼更富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从群山耸峙的永定、南靖到河谷曲折的华安、长泰,再到濒临台湾海峡的漳浦、云霄,这种体量巨大的民居以方和圆的形态横亘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其视觉冲击力是匪夷所思的。许多年前的一...
黄乃江(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菽庄吟社是日据时期以内渡大陆的台湾流寓文士为主导、以“抗日复台”为根本宗旨和奋斗志业的爱国文学社团。该社“社侣”即经常出入林氏府与菽庄花园的内部成员约近300人,参加吟侣则达到1978人[1],...
齐若彤(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漳州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奉诏入闽,后其子陈元光又随祖母魏氏夫人和伯父率58姓中原子弟赴闽驰援,平定泉、潮之间的“蛮獠”啸乱,以中原较为先进的文明开拓闽粤之地,使中...
庄伟杰文字像一条足以卷起千堆雪、掀起千重浪的河流,总是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对于一个始终以热爱生活为人生基调、坚持用母语写作来表达内心渴望和诉求的诗人作家,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都是有根有源的,即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根源或命脉。沿着这条河流漫游、漂泊,甚...
青禾(作者系漳州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名誉主席)如今世风浮躁,动不动都说大,一个山区小镇的旅社,也称皇家大酒店,霓虹灯一闪一闪,让你以为是在大上海。然而事情总有例外,比如,我读陈子铭的新作《大海商》,便有一种由内到外“大”的感觉。回望历史天空,我看到...
王志双柯辂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儒士,曾在地方为官,主要活动在今福建、台湾、江西一带。柯辂勤于著述,至老不倦,据各种有关资料统计约有四十余种,八百余卷。或谓“闽中古今人著述之富,未有踰此者”[1]。然其“没后,子孙不能守,俱致遗佚,唯诗文集抄稿尚有...
王惠廷(作者系漳州师院原中文系主任)郑颐寿,男,福州市人,1936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福建省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此前任福州师院、南平师院中文系教学助理)。毕业后先在福州师专中文科任教,之后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校辞章学研究所所长以及...
王丽华(作者系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属于数量不多的封闭类。但不论是在共同语还是在方言中,语气词一般都具有使用普遍,表意丰富,功能复杂等共同特点。在龙海方言区的日常交际中,语气词“啦”异常活跃,它不仅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在...
李少丹(作者系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闽南谚语是座丰富的语言艺术宝库,其语言不仅精炼生动,而且声韵和谐,琅琅上口,尤其是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其中,顶针、回环的修辞艺术在闽南谚语中更是熠熠生辉,在表达事物联系与形式美、音乐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