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8318 次
音乐列表
最新动态
- 2023-11-09 发表了《古人的“开学装备”都有啥》
- 2023-11-09 发表了《苏轼如何“带学生”》
- 2023-11-09 发表了《笑话中的《论语》》
- 2023-11-09 发表了《《论语》趣》
- 2023-11-09 发表了《“南”或许是一种乐器》
金陵小岱朱元璋曾親自设计“校服”款式如果打开古人的开学装备箱,“校服”也许会被放在最中间的位置。不过,古代学生的“校服”款式似乎有点多,摆在最显眼位置的那件便是流行了几千年的“青衿”。青衿的款式简洁大方,即青色交领的长衫。将这件青衿拿开后,放在它...
高宏洲蘇轼是中国古代天才式的大作家,也是北宋文坛宗师级的人物,著名的“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都出其门下。苏门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宗师苏轼的用心培育分不开。阅读苏轼与其弟子们的书信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苏轼非常注重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弟子们...
李长昊《论语》自西汉以来,就已经典化。到了南宋,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并作注释。《论语》在明代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教材。士子不光要熟读背诵《论语》等经典的原文,甚至还要背诵朱熹的注释。至此,只要是读书人就要精通《论...
杨绛我很羡慕上过私塾的人,“四书五经”读得烂熟。我生在旧时代的末端,虽然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里都有国文课,但国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理科和英文。我自知欠读的经典太多了,只能在课余自己补读些。“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
富丽跟“西”类似,“东西南北”的“南”最初也跟方向没有关系,很可能表示一种乐器。从“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很像古代的一种钟形敲击乐器,上端是用来悬挂的部件或者是悬挂用的绳子,下部是器身。之后,历经演变直至楷书,其字形大体上一脉相承。在一些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