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9867 次
音乐列表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a,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
吴敏文中国继鸦片战争一败、二败于西方列强之后,又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东邻小国日本,李鸿章代表清朝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致使他从仕途的顶峰跌落,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官职。慈禧念他过去的功劳,让他作为清朝的全权特使出访欧美。从189...
侯建良中国古代考核制度源远流长。据古籍记载,舜的时候就实行过“三载考绩,三考黜陟”(黜,罢免;陟,升迁)的定期考核办法,以后逐步完善,一直到清末。古人在长期的用人实践中,根据用人的实际需要创造了若干不同的考核形式:有结合任期的定期全面考核,称为“...
张国刚高祖性严重a,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b。虽啬于财c,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
张国刚打天下要人才,像杨坚这样用禅让的方式得江山的,同样需要人才的帮衬。其中,有两个被杨坚委以重任的关键人物,一个是高熲(jiǒng),另一个是苏威。这两个人,在隋文帝前期的执政团队中,很有代表性。一、高熲与苏威高熲(541—607),渤海蓚(今...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其主要事迹记载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早年避世,躬耕于南阳,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作“卧龙”。建安十二年(207),...
张晓政多读史,可以知晓人性的弱点,可以吸取历史的教训。然而,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类似事件却层出不穷:才高位重者因为手握权力而被人盘算,“围猎”者先攻破外围亲信,随即步步接近,用利益和情感,投其所好,百般逢迎,令“猎物”无法自拔,任其摆布。助其成事后...
朱美禄因为学而优则仕,古代许多诗人通过科举成为了领着国家俸禄的官员。“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这份俸禄养活了诗人;“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这份俸禄还足够诗人求田问舍。薪俸是个好东西,世人常常唯恐不多;但是也有脱下蓝衫换紫袍的诗人反躬自省,以...
刘一达说到老北京人,人们自然要说到北京的旗人。所谓旗人,就是属于“八旗”下的人。说到这“八旗”,又不能不说到老北京的“八”字。您得看准了,这儿说的可是“八”这个数儿,而不是算卦的阴阳先生说的那个“八字儿”。过去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潘裕民王国维有“词多无题”之说,这是词的特色之一。他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