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83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香灵儿
  • 林沐风
  • 宋家园
  • 牧雪吹箫
  • pchenf
  • 梦乡醉哉

李晓巧古代中国,有着多神崇拜的文化体系。而祭祀城隍的历史久远,逐渐形成了城隍庙的祭祀和商业功能。到了明清时期,城隍庙更是备受青睐,统治者扩展了其道德教化功能,使之兼具了醒世警世的作用。众所周知,城隍神是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灵之一,是...

浏览全文 阅读(30406)
搁笔那些事儿 2023-11-09 08:48

朱美禄“长风一振,众荫自偃”,好文章的力量,足以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敬意。故面对前贤或者时贤的高妙作品,自觉难以超越时,搁笔那些事儿便常有发生。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被迫加曹操九锡殊遇,潘勖乘机进奉《册魏公九锡文》以贺。不料此文一出...

浏览全文 阅读(30344)
如何对待毁誉 2023-11-09 08:48

小河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雁过寒潭,雁过而潭不存影。”我则认为置之度外,固然可以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将它置之度内并加以分析,也许会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助益。我主张首先要分清毁誉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来龙去脉,这些情...

浏览全文 阅读(30420)

陈世旭朋友见我家的墙壁毫无文化,好意送我一个旅游地买的竹编卷轴,上面是一只威猛的国画老虎。我再三敬谢不敏:我草民一个,借虎威何用。朋友笑说,用不着虎威,福气总喜欢的,“虎”者,“福”也。他有位画家朋友,专门画云,画卖得很好,就因为“云”者“运”也...

浏览全文 阅读(30342)
古代学校的日常点滴 2023-11-09 08:48

古禾古代的学校,除了小学、太学、国子监这样高大上的“贵族学校”外,私人办学之风也十分兴盛。明清时期,私塾遍及城镇和乡村。乡村私塾是比较接地气的教育方式。私塾大多是一师一馆,也就是每所私塾一般只有一位老师。古代有什么样的尊师礼仪?古代的学生又有怎样...

浏览全文 阅读(30286)

盛斯才所谓“真读书”,一是读书的动力是自身强烈的求知欲望,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与要求;二是读书的目的是格物致知、悉事明理,而非以读过多少本、某某书为炫耀;三是读书的行动已成生活乐趣和日常的习惯,“一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钱锺书和杨绛夫妇下放干校,一...

浏览全文 阅读(30249)

钱逊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以后二千多年里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示了方向。以后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精神、主要特点、主要发展方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其中尤以先秦儒学的发展,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发展到汉代,汉武...

浏览全文 阅读(30291)

夏商周三代,大约正在由部落向早期王国过渡,最多是个早期王国,还说不上后世所理解的统一王国。古代传说和文献把夏商周从前的部落时代区别出来,除了禹传子家天下之外,还是有些意义的。意义在于夏商周都已是许多部落的共主。这以前,部落还是互不相属。传说:“禹...

浏览全文 阅读(30250)
高阳台 2023-11-09 08:48

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浏览全文 阅读(30261)
善相人者,观人之友 2023-11-09 08:48

荆有善相人者a,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观事君者也,其友皆诚信有行好善,如此者,事君日益,官职日进,此所谓吉臣也。观人主也,其...

浏览全文 阅读(3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