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36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踪
  • 孤树
  • 林沐风
  • 芳草斜阳时
  • 岚若西谷
  • 我游冥冥
王卫尉巧言救萧何 2023-11-09 08:48

□李关怀在《汉书·萧何曹参传》里有一段记载:萧何为民请命,对汉高祖刘邦说:“长安地方陋小,而上林苑中却有许多空地被闲置在那里,荒草没膝。希望皇上恩准百姓能进入上林苑中垦田种粮,并免征田税。”当时,上林苑是皇家猎苑,圈地很多。刘邦听后大怒,说道:“...

浏览全文 阅读(24733)

□散木“延安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时代的关系,他们都曾经历过传统的教育,又领受了“西学东渐”的过程,而热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日记,我们可以领略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学风,甚至是读书的方法。在他们身上,有着浓...

浏览全文 阅读(24763)

□陈湘涛曾经在某论坛看见一个题为“我这样多才多艺的人,天下无二矣!”的强帖。发帖人大言不惭地说:“世界上多才多艺者很多,但是像我这般全面的,恐怕难有第二人。”招来骂声一片。也有人现场出题考他,可是无论是文史方面还是理工及自然科学类的问题,他居然对...

浏览全文 阅读(24889)
国是,是人民之所是 2023-11-09 08:48

□梁满仓古代文字系统不成熟,对文字使用没有严格科学的规范,因此我们今天在读古书时,会发现大量的“通假”现象。以“是”字为例。《荀子·解蔽篇》:“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其中的“是”通“视”,“庭”通“筳”,意思说,看着那打节拍的指挥棒心里...

浏览全文 阅读(24947)

□〔法国〕托克维尔140年来,在公共事务的舞台上,人民连片刻也未曾出现,因而人们根本不再相信人民还会走上舞台;看到人民麻木不仁,人们便认为他们是聋子;以至当人们开始关心人民的命运时,就当着他们的面大谈特谈,仿佛他们不在场。人们似乎是专讲给高踞人民...

浏览全文 阅读(25047)

□黄伟郑德荣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贯要求党员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努力提高党性修养,积极抵御来自各方面形形色色的歪风邪气的侵袭腐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高度重视党政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特别强调...

浏览全文 阅读(25161)

□刘吉同1942年,河南省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请看当时记者笔下的“一鳞半爪”。“农民们将榆树皮晒干磨成面当粮食,他们还吃树叶、草根、棉籽和芦苇”;“有位母亲将她两岁的孩子煮吃了,有位父亲掐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后吃掉了他们”;村庄十室九空,“能听...

浏览全文 阅读(25253)
读书者言(十首) 2023-11-09 08:48

□马凯其一书籍书山顶上三重境,生命途中一盏灯。润雨春风何惬意,良师益友伴终生。其二开卷推门满院尽芳菲,莠草残枝未掩辉。采蜜溢香常醉客,成灰腐朽可当肥。其三好书好书不厌百回读,常品常新味道殊。但有家珍能饱眼,粗茶陋室也心足。其四精读美酒从来后酿成,...

浏览全文 阅读(25284)
乐群性 2023-11-09 08:48

乐群性指一个人喜欢和群体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个性特征。它是衡量一个人个性内倾还是外倾的重要标志,和一个人的性格相关。“乐群性”高的人一般外向、热情、开朗,通常表现为和蔼可亲,合作和适应能力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活动,容易接受别人...

浏览全文 阅读(25342)
论帽子哲学 2023-11-09 08:48

□〔英国〕加德纳前几天,我上一家帽店去烫烫帽子。由于久经风霜,这帽子已是又软又皱,而我正有点事情,希望能把它尽可能弄得跟新的一样光彩夺目才好。当我等在店里,看着帽店老板给我收拾帽子的时候,他却跟我谈起了那个他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帽子和头的问题。“...

浏览全文 阅读(2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