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月读》杂志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华书局主办,是国内唯一面向党员干部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月刊。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知识、趣味、实用结合,一月一读,循序渐进,知兴替、懂荣辱、强思辨、增才情。
文集访问量: 9680 次
音乐列表
王杰上一期我们讲到,天或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实体,本文我们要阐述第二个问题:既然天或自然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那么它与我们人类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也就是说,是先有自然界,还是先有人类?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是再简单...
张国刚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肇始于莽原时代,碍于自然条件,其规模和形式都受到很大限制。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在国家诞生以后,文明的交流和互动便更多受到社会中多重因素的影响。近代以前,规模最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之路,就是亚欧大陆(包括非洲东部地区)之间...
张剑伟张彦修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观德碑”,刻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碑刻分上下两部分,上为“观德”二字,正书大楷,为宋代苏州知府赵与筹题写。下为一篇《观德亭记》,作者王景齐,苏州人。赵与筹题写的“观德”二字“观德”,取自孔子“射观德兮”。射...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居于水边的人,可以知晓各种鱼的生活习性;住在大山附近的人,能辨别各种鸟的叫声。(这两句是说环境对人知识、才能的长进具有重要影响,也说明要认识某些事物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和观察它们)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水向下面的河滩...
钟岳文古语有云:“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其中的“增广”是指《增广贤文》,“幼学”是指《幼学琼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两本书有如此评价呢?原来,《增广贤文》中有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它们既富哲理又具有知识性,非常有助于人们在待人...
〔唐〕杨凝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全唐诗》卷二九〇)【赏析】送别是古诗词里很常见的题材,且很多送别诗只写当时当境的事。这首诗则别开一面,写客行前夜话别的事,并纯以遥想来写,第一、二句是遥想“客”所去蜀地...
〔明〕黄汝亨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a。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b,历官知成都府,为政清简。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坐事贬商州c,累迁兼侍御史知杂事d。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迁谏议大夫,仍为开封判官。时许王元僖尹开封...
〔宋〕柳宗元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b。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c。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d。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
王子今《史记》成书的时代,正当书写材料由纸替代竹帛的文化史转折阶段。我们通过考古发现得知,西汉早期已经有使用纸的迹象。然而,文明进步的这一重要成就,在《史记》中并没有直接反映。《史记》未言“纸”而多说“竹帛”,说明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文字记录的主体...
张卫波?王瑞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益紧迫的民族危机刺激下,中国共产党对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强调要重视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继承。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对儒家文化进行研究和评价时,比较注重发掘儒家文化所蕴含的进步因素。这无论是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