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郑旻佐从二○二一年到现在,元宇宙高频地见诸报端、被公众谈论得很多,然而知之者却甚少。马修·鲍尔(MatthewBall)说,这个流行概念尚不成熟、令人困惑但似乎又充满想象与机遇。在畅聊元宇宙或正式进入它的世界前,我们有必要先听听马修·鲍尔是怎...
王光东舒雅是一位青年作家,曾写过长篇小说《零度诱惑》和多篇中短篇小说。《零度诱惑》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和冲击力的心理描写,显示出浓郁的“个人化”特色。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她的姿本时代》写了较少有人涉猎的“医美”这一题材领域的女性生活。医美机构的操纵...
韩晓征曹汛先生一九六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营建系(建筑系前身),师从梁思成,毕业后曾任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三年前,读曹先生所著《中国造园艺术》一书,其中总结中国造园艺术精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今夏,读这部《林徽音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
罗韬一苏曼殊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作品流传众口、妇孺能解、赢得青年的古典诗人,也是最早一位凭借现代报刊媒介,获得广泛传播效应的诗人、小说家。他既是古典文学的一抹灿烂夕阳,又是文化转型中的一颗启明星。我们先看晚清一个著名的诗歌传播故事。风华绝代...
陈子善宋希於兄编注的陶亢德著《陶庵回想录》(中华书局2022年6月),问世后大获好评,这本是意料中的事。而今的回忆文字,往往失真失實的多,像《陶庵回想录》作者这样本不打算发表,因而写得真实坦诚的,实在不多见,这部回忆录也就越发难能可贵了。研读之余...
陈子善傅光明先生编注的《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上下)二○二二年十二月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这部书我期待已久,快读一过,果然有不少有意思的发现,于是写了以下三则札记。一陈西滢(1896-1970)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非可有可无,他作为“现...
景春雨一八七九年,拥有数学及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擅长绘画且喜爱欧洲古典文学的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在遭受了职业挫折后,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
茅矛胜盾王启元一钤印是世界藏书文化历史中共同的好尚与艺术,不论是我国的阴阳文章还是西方藏书家的墨印、盲印甚至藏书票,都在各自文化史上有重要的规模。其中,我国古代图籍的藏印文化传统更为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便已颇具规模,明清以来的章石材质、印文内容...
程虹《神圣的风景》一书称美国的哈德逊河为“一条艺术家的河流”。这条河流所滋润而造就的著名艺术家,应当首推托马斯·科尔(ThomasCole)—哈德逊河风景画派的奠基人。此书的“艺术家之河”一章主要介绍了科尔及其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著名历史...
周朝晖一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达到的两座高峰,这是文学史的常识。但唐诗和宋诗相比如何呢?元明清以来,似乎“崇唐贬宋”,认为宋诗的美学价值远远无法和唐诗相提并论的议论占了主流。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都已经被唐诗写完了。”言下之意,诗歌留给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