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明由尼克·格鲁姆《图识莎士比亚》(Shakespeare:AGraphicGuide)小册子中的一小段话—“这就是为什么歌德和德国浪漫派作家把莎士比亚纳入摆脱了古典主义束缚且和土地有着紧密联系的哥特式作家的行列,并在十八世纪末把他如此迅速吸收...
邵毅平日本现代作家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鲁迅与他的一段因缘,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悬念。鲁迅注意到武者小路实笃,是由于周作人的介绍。一九一八年五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发表了周作人的《读武者小路君作〈一个青年...
陈红“孔雀尾巴上的羽毛!每盯上一眼,我就恶心。”(达尔文)这恐怕是孔雀家族有史以来得到过的唯一差评了。一八五九年,达尔文花费数十年心血完成的《物种起源》出版了,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理论。这个理论指出,生物的遗传特征存在着个体差异...
孟繁华这是一部书写“革命时期”的“历史小说”,是以讲述话语的时代重新照亮话语讲述时代的小说,是一个先锋文学批评家冒险的文体实验,更是一个作家对一个历史难题试图作出个人阐释的文学实践。小说发表至今已经两年,批评界微弱的反应从另一个方面折射了面对这部...
陈嫣婧在没有成为导演之前,李沧东是个写小说的,早在一九八三年他就发表了处女作小說《赃物》(TheBooty),一九九二年还获得过韩国日报的创作文学奖。所以看他的电影,常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底子,新作《燃烧》更是直接向福克纳与村上春树寻求呼应的作品...
王永胜一也许是受到骑士小说或战争大片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相比骑兵,步兵似乎是一个配置很低、攻击力很差、等级不高的兵种。可是,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那一段漫长的希腊古典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的战争,恰恰是重装步兵的天下。重装步兵以敞...
蒋应红李辉说:“一个人的历史,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这样一些泛黄的纸页上具体呈现出来,每次翻阅都让我感到一阵震撼,苍凉是挥之难去的感觉。”(《留在纸上的苍凉》,收入《一纸苍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当作者将一大批文艺大师呈现在他笔下的时候,我们何...
一“向着光明走去的人永远不会孤单。”这是雅斯米纳·卡黛哈官网首页滚动的一句话。的确,他不会孤单,被誉为“继加缪之后,阿尔及利亚当代最重要的作家”,目光清澈的雅斯米纳·卡黛哈总让我不自觉地想起加缪,不管是读他的书还是看他的电视访谈。这位出生在离当年...
秦颖当今亚文化圈里,有一种文化叫“观鸟”。在中国,观鸟这个词很新鲜。家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宁乡老粮仓中心学校读书时,从一本学生自办的刊物里看到一篇文章《观鸟》,这么多年过去了,内容全不记得,但这两个字的题目因为新奇,刻在了脑壳里。到二十一世纪初...
童明第一次到曼哈顿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联合国秘书处做译员。工作了几年离开,之后找机会多次回去,看朋友,也看纽约。那时国门刚开一条缝,去纽约的中国人还很少,都有一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感觉。时至今日,有人称我“老纽约”,也一笑默认。地球人还不太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