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隽我愿是朝露,生于霏微,瑞泽青草。我愿是青草,根扎薄土,承受清风。我愿是清风,抚平麦浪,吹乱浮云。我愿是浮云,影洒田野,形被山岗。我愿是山岗,独立低吟,仰叹星辰。我愿是星辰,栖身宇宙,譬如朝露。我愿是风帆,张扬自己,策动小舟。我愿是小舟,犁开...
石天强一《人与事》中,六十多岁的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常常用诗一样的语言展开记忆中俄罗斯的风景:一条小河在花园脚下蜿蜒,流水从陡峭的河岸直泻而下。一棵古老的大桦树已经折倒了一半,斜在水潭上,继续在生枝发芽。桦树那一捧杂乱无章的翠...
肖涛《标本师》夏商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夏商最新长篇小说《标本师》的表层故事叙述者甫一出场,即充斥着香味臭味老人味,引人浮想翩翩。某种程度上,那推轮椅的人与写日记的人,都是白日见鬼,抑或说叙述者的错认。夏商小说的灵异魅力即在于此。表层与...
《书城》杂志二○一六年四、五月号连载了于迈先生的文章《“耻辱之岛”与“基地国家”》,为我们理解美国是如何通过密织海外军事基地之网来捍卫其全球霸权,提供了重要信息。于文评介美利坚大学已故人类学教授大卫·凡恩(DavidVine)的两部专著《耻辱之岛...
游伟一“文学即人学”。这句话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可能都不太觉得其中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可言—文学确实不应该是别的什么,用各种各样的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方式,从每一个角度去挖掘、展示人性的各种可能,一直都是文学最大的魅惑所在。如此,研究文学也应顺理成章地成为...
三皮《造房子》王澍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我大约花掉整头整脑一天时间读完《造房子》,其间情不自禁写过一段话—或是久居杭州之故,也可能是天性使然,王澍笔下总有旧情怀流溢,是之于文人画的山水情怀。过从甚密的又有同城近人林海钟、吴敢和京城老友张永和...
杨雪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二○一四年挪威文化部最佳图书奖二○一五年挪威“最美的书”银奖《在他乡》这本漫画营造了一个诗意又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处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地方。它描绘了一个个关于森林、草场、流水和夜晚的小奇迹,讲述一个外来...
沈书枝前些天收到一本蔡珠儿的《种地书》,这本书前年书展时在台湾方出版社的洽谈书目中便见过,如今终于在大陆面世,看见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花一个中午和晚上读完,感觉却一般,说不上“不好”,但离真心实意地觉得“好”又有距离。我想主要原因大概在于我不喜欢...
沈胜衣五月的台湾,且晴且雨。晴看乡野,雨访书店。晴耕雨读小书院编印的《开一间小书店》,是在新竹一个科技园买的,有点特别的“补买”:路过一间没有开门的小店,见门口摆着这册小书,书名(以及书院名)很合心,拿起翻翻,是一个女子记录在乡间郊野开书店的过程...
陈红据作者戴蒙德教授(JaredDiamond)介绍,写《枪炮、病菌与钢铁》这部书的契机是他的一个新几内亚朋友耶利(Yali)提的问题:“为什么你们白人开发出那么多的货物并带到新几内亚,而我们黑人几乎一无所有?”这里的“货物”泛指一切现代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