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诗词评论
《心潮诗词评论》致力于反映当代吟坛的诗词研究、创作、评论的最新成就,主要栏目有“心潮新论”“吟坛撷英”“诗论纵横”“韵海探珠”“百家争鸣”“当代诗话”等,所发文章对诗词创作、欣赏均有很大帮助。
文集访问量: 5906 次
音乐列表
李辉耀(一)主观上存在着拒绝诗词“入史”的故意20世纪(五四运动近百年)以来,中华古典诗词的合法性处于被无视、被否定的状态,致使它长期被摒弃在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学史之外。有人认为,20世纪以来的古典诗词并没有出现好的诗人,也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他们因...
范诗银中华诗词的复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30年。正是在每个30年的节点上所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使我们对这一复兴进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一复兴的必然性、艰巨性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从复兴走向新的繁荣的自信心。一、...
段雪璐罗积勇老师的诗词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比较分散,《湖北诗词》的《荆楚诗风》曾精选了十来首,而收录最全的微信公众号《菊韵松风》第二十九辑《罗积勇诗词》(北京头条)。就内容上看,有写田园故乡的,有写山水游览的,有写自己平时生活的,也有反映厂矿企业的...
罗积勇在中华诗词创作中增强艺术性,就我而言,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句法和篇章层面努力,在整齐与错综中创造出沉郁顿挫的效果;二是继承和创新比兴手法。诗词曲既往的格律和对仗规定,可以利用来达到追求艺术性的目的,但也往往成为这种艺术追求的羁绊,所...
李俊儒一自元白大倡新乐府以来,诗歌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而褚宝增先生的作品正是这种风格的当代式反映。先生的诗风在诗坛独树一帜,最大的特点是致力于以时语、时音入诗,这正与千载以上的元白相契合,先生也从...
褚宝增余自1985年于南京大学从许永璋教授学诗至今,逾三十五年矣。在学习、创作、教学、授徒过程中,对自己诗词的创作观,逐渐调整、修正,应该说已然稳定。兹稍做提炼,分四类八点,所余下者非不顾及,实恐叶茂而妨花也。具体为:总体上重立意且必从新,法度上...
高昌古人说过:“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竟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正所谓“富于万篇,窘于一字”“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
钱志熙(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中国古代的诗歌、歌谣和乐府等体裁,原是民间创作,看不到不同系统之间的明显的继承关系,如汉乐府与《诗经》之间,就看不到一种明显继承的关系。后世的各种民歌系统,彼此之间,也看不到明显的影响。但是,从汉魏之际开始...
由武汉新闻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心潮诗词》双月评论版以当代中华诗词理论研究为特色(刊号:ISSN1672-8718/CN42-1354/I,邮发代号:38-452),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心潮诗词》双月评论版以“立足评论,引领创作”为宗旨,致力于反...
本刊所用稿件(含文字、图片等),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本刊。本刊所用诗、文、图片等稿件,作者文责自负,若有版权纠纷,本刊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刊署名文章均为个人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刊稿件作者若未收到稿费,请电告详细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便补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