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学术期刊。《新文学评论》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新文学评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新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
文集访问量: 5249 次
音乐列表
□郝敬波人与土地的关系一直是中国新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诸多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对这种主题话语的表达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学形态,从而构成中国乡土文学的整体貌相和历史流脉。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的巨大变迁使得人与土地的关系更...
□叶炜一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吧,我从爷爷的一个柜子里倒腾出了几本小说,有《明英烈》《杨家将》《七侠五义》等等。这些书我看得津津有味,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这些书不够看,我又满村子找书。那时候村里的小人书特别多,像《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啥的,被一遍遍...
...
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刘醒龙近作与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中国新文学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主...
□段玉亭1971年1月,俞平伯夫妇结束在河南信阳为期一年两个月有余的“五七干校”生活。自“干校”归来后至1990年10月逝世,俞平伯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仍勤于耕耘,诗笔未辍。从“干校”返至北京后的近二十年里,俞平伯将与老友书信往来、与家人共享天...
□张宁新文学家的旧体诗词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有关鲁迅旧体诗的讨论最丰富。这些研究既包括诗歌整体上的注释、解析、释读、臆说、笺证,也涉及具体的诗歌意象、深层的艺术特质和复杂的诗学渊源,代表性成果如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周振甫《鲁迅诗歌注》、倪墨炎《...
□王今近年来,“情感”逐渐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热门对象。关于“情感”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抒情”的论述。这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以陈世骧、高友工为代表的台湾学者们,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提炼出“抒情”的传统,作为与西方文学的“史诗”传统相...
□谢尚发鲁迅在一篇名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杂文中,提出身为父亲应该给下一代更宽广的道路,去除父权加诸孩子身上的种种桎梏,革命应该从父亲着手才有希望等观念。借用这种说法,在当下的文坛中,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今天,我们如何写女性?自新文学兴起以来,...
□杨景交岳凯华张枣的好友柏桦在张枣去世后写道:“极有可能由于他的早逝,由于这位杰出的诗歌专家的离场,我们对于现代汉诗的探索和评判会暂时因为少了他,而陷入某种困难或迷惑,张枣带给我们的损失,至少目前还无法评估。”张枣在中国新诗坛的独一无二性与他的诗...
□陈鹉一、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得不从胡适说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提倡白话和改良文学的构想。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学运动,改变了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