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琐忆之八跟“大发财”去看电影外号“大发财”的老光棍是我们村的,当过兵,打过仗,性格倔强,心地善良。退伍后,回到家乡,村支书看他人品端正,做事认真,就给他安排了跟着民兵连长负责治安,看家护院之类的工作。若是轮不上他值班,赶上周围村庄放电影,他就...
往事琐忆之七撵“电驴子”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比较现代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四个生产队里的四辆大马车外,就是大队书记的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了。上小学时,有一天学校里来了一位邮递员,校长亲切的喊他叫小马,只见他着一身草绿装,胯下骑着一辆同样颜色的车子。当时...
往事琐忆之七撵“电驴子”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比较现代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四个生产队里的四辆大马车外,就是大队书记的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了。上小学时,有一天学校里来了一位邮递员,校长亲切的喊他叫小马,只见他着一身草绿装,胯下骑着一辆同样颜色的车子。当时...
珍惜每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昙花一现般的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渺小的生命个体相对于亿万众生,形同沧海一粟。哲学家说人一出生就走向死亡,是岁月加速了它的进程。佛说前世五百年前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静思这些话语,...
往事琐忆之五够莲蓬小时候的记忆里,我们村子三面环水,以学校后面的池塘面积为最大,水最深。每当夏天来临之际,池塘里荷花盛开,硕大如伞的荷叶恰如少女如碧的裙裾,微风浮动,翩翩起舞,如梦似幻。其间撑起的朵朵荷花,或红或白,如红霞,似梨花,散发着阵阵诱人...
往事琐忆之四童年时的烤火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烤火盆这一物件应该并不陌生,或许多数人对此还心存感激,情有独钟。那时候不像现在,各种取暖设备一应俱全。寒冷的冬季里人们取暖的东西多数采用烤火盆,无论老年人还是上学的少年儿童往往与之形影不离。烤火...
往事琐忆之三校长室那部摇把子电话刚工作那阵子通讯还不发达,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室有部电话。据说学校原来是一个寺院,寺院的一个主持在香港以及东南亚一带很有名气,来大陆访问时,非要到他修行的地方来参观参观,看看有何变化,为此,上级领导特意批示给学校装了那...
往事琐忆之二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上初中时,正赶上文革后期。学校坐落在一个大庙里,庙的四周新盖起来十几间瓦房,屋舍俨然,树木成荫,窗明几净,环境宜人,是个读书学习的绝佳场所。那时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也奇缺。往往是新学期开学很长时间教材还没来到,有的...
往事琐忆之一哪个小熊孩点着的电灯村里刚通电那年,我正在上小学。老家地处汶河平原,土地肥沃,浇灌方便,粮食丰产。每年打下的粮食除了上交公粮之外,还能有部分剩余,村里每年都是红旗村,年年受到上级表彰奖励,有年还奖励给村里两台24马力的拖拉机呢!再加上...
中国人,应过好自己的节日今天开车去商场给孙女买东西,透过车窗,只见大街上到处泛滥着情人节的招贴画,还有络绎不绝,穿行其中,乐此不疲,手捧鲜红的玫瑰沿街叫卖的各色人物。车子在商场前的停车场停稳后,我从车子里钻出来,突然,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跑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