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281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寒光
  • 孤独玫瑰
  • 丢丢
  • 九满
  • 林沐风
  • 李椿
散文难得像说话 2013-01-13 15:08

再读《苗得雨散文三集》把散文写得耐读、受看,应该是作者的共同追求。但是怎样把散文写得亲切、自然,让人读后有一种久久的回味,时不时的想起那本书,那篇文章,那句话,这可就是检验一个作家、诗人、散文家水平的试金石与分水岭了。近60年来,人们只看重苗老的...

浏览全文 阅读(82331)

国承新“十八大”的蓝图还未展开,就兴奋了七千万赤子。于是我也按捺不住,拿起笔表表心意。用道德和良心作封面,用公平和正义作封底。就着党的阳光雨露,续写一本为人民服务的日记。用心灵一封,作为贺礼,把它放到“和谐号”上,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党手里。让党检阅...

浏览全文 阅读(81183)
从西北坡到五台山 2012-12-31 19:44

2004年7月27日龙泉村书记杨继玉邀我到西柏坡、五台山、平型关,28日晨冒雨来接,往返三天,行3000多里,高兴有诗:乘轿车过太行山太行山、行行山,公路修在山腰间。曲里拐弯难行走,惊字挤到嗓子眼。好在司机技术好,东应西对巧周旋。莫道山色空流过,...

浏览全文 阅读(81848)

读苗得雨《文谈诗话》之七使诗歌“活在人们的口头上”,一直是诗人关注的命题,但几千年下来,我辈仍是望诗兴叹,苦于找不到突破口,近日我读苗得雨《文谈诗话》中《什么是民间歌谣》一文,似乎从中窥见了一些破题的门道,这就是诗歌要流传,先迈三道坎。形象坎。文...

浏览全文 阅读(82645)
刺梅 2012-12-22 20:07

国承新过去我曾对你不屑一顾,但当我近距离注视你,却忽然发现:你虽然浑身长满了针刺,却仍难掩你的光彩。因为你的本质属花,那红色就代表了你的心灵。更何况那坑坑洼洼的身躯,篆刻了你不畏强暴的历史,那士兵一样有序的针刺,坦露着你不屈不挠的豪气。你的存在告...

浏览全文 阅读(82719)
苗老为我改文稿 2012-12-22 20:03

国承新写下这个题目,我竟不知道该怎样写,从哪里写了。我这样说,人们也可能感到莫明其妙,一个从2005年9月16日开始到今年9月16日就满打满算写了苗得雨老50余篇读后感的人,怎么又不知如何下手写这篇文章了呢?关键就在这个4年50余篇文章上。当我静...

浏览全文 阅读(84370)
飞起来的诗歌靠糊涂 2012-12-22 19:59

——读苗得雨《文谈诗话》之十国承新这是一篇不好写的读后感,我怕写不好,不仅自己糊涂了,也让读者糊涂了,这又是一篇不容割舍的文章,是苗老从诗与科学的角度对中国一句经典“明白文章糊涂诗”的新解。文中那从李白的诗句与毛主席的论述,从科学与情理,虚与实等...

浏览全文 阅读(84833)
公园遇迎春花被折 2012-12-16 10:29

踏雪访梅梅不在,却见一溜迎春杆。先睹风雪压玉体,后遇强暴伤容颜。大使形象毁一旦,光彩化作尘间埃,怒从心头失声骂,伤天害理谁家仔。2005年1月1日早7点见状,下午3点成诗。...

浏览全文 阅读(81201)

—读苗得雨《文谈诗话》之一国承新“笔写一千,眼读一万。”是苗得雨老1980年11月23日在《再谈写书者要读书》一文的两句警言绝句。在这之前,1959年4月19日,他曾写过一篇《写书者要读书》,从内容上看,主题和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从时间跨度上看,...

浏览全文 阅读(81507)
麦收时节去东鲁 2012-11-18 12:38

国承新(外二首)2008年6月18日至20日受龙泉村书记杨继玉之邀,东行五莲、诸城等县市,北线去南线回,一路有诗:山东大丰收,要用车丈量。西部已入库,东部仍打场。家中院落都晒满,无奈晾在公路旁。朝阳赶来抢晒,晚霞跑着收场。一时难住收粮人,借块夜幕...

浏览全文 阅读(7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