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300 次
音乐列表
周子牛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解析周子牛在美术发展史上,一般认为,“文人画”滥觞于唐代,繁荣于元代,清代开始式微。清末民初的中国画坛,受西方思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画受到了严重质疑,以西画的理念、技巧替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一时甚嚣尘上。陈师曾以他厚实...
慕羽从孔子“起舞”看舞蹈批评应有的态度慕羽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关于舞剧《孔子》的多篇舞评文本。2013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版舞剧《孔子》首演以来,引发了圈内热议。随着该剧国内外巡演路线的展开,不仅观众更为多元,对该剧的舞蹈批评方式也...
廖亮越剧男班历史作用的再认识廖亮在越剧史研究中,相较于女子越剧研究的繁荣而言,早期的男班时代无疑是被“冷落”的。从越剧艺术的角度看,男班的演出确实是粗糙和不成熟的,但从剧种发展的角度看,女班的发生、发展,以及女班之立足上海等,都与男班有着重要和必...
仝妍新中国“十七年”舞蹈发展的历史经验仝妍随着当代舞蹈艺术实践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层面先后出现了关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名实之辨、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院派”和“原生态”之争、关于中国现代舞与当代舞概念之淆等争论或问题。本文认为,应站在当代舞蹈艺术实践...
黄维樑香港和内地文论交流的回顾与思考黄维樑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以比较文学和《文心雕龙》研究为中心,回顾了香港和内地文学理论学术界之间的交流互动,总结了香港和内地学者在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西文论整合与建构,以及“龙学”研究等方面的历程及...
王新论绘画艺术的神性境界王新艺术史的事实是,伟大的绘画艺术作品往往通达神性境界;但诸多艺术理论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或无从下手。本文基于西方伦勃朗、梵高、塞尚、康定斯基,中国的牧溪、八大诸家鲜活的艺术作品和创作经验,借助相关宗教神学理论,剖析作为空间...
杨洪承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研究与“经典化”问题杨洪承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交叉和融合,决定了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命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学经典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延伸和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文学经典化”越是...
傅道彬文学批评的思想家原则傅道彬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渐渐表现出“学术凸显,理论淡出”的倾向,缺少了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陷入技术式的细碎枝蔓的流弊。本文以杨公骥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切入点,主张思想家原则是文学批评的第一原则,离开了理论的创新和指...
延伸阅读网络文艺加快文艺大众化陆绍阳在《学习时报》2017年7月21日撰文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包括网络小说、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综艺、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在...
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班在哈开班2017年7月1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黑龙江省文联承办,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于哈尔滨开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