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327 次
音乐列表
麻文琦庸常或许一生,铭心在此一刻—评话剧《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麻文琦《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的编剧把剧名起得很有感觉,让我联想到了剧坛上写日常生活的鼻祖契诃夫,一个善于从生活的涟漪中写出人物内心浪涛的剧作家。譬如《海鸥》:这边,阿尔卡季娜他们围桌打...
罗晓欢中国策展人的身份危机罗晓欢一、中国策展人的前世今生策展人(Curator)身份在中国的出现是上世纪90年代,而中国的当代策展可以从“85新潮”时算起,当时,批评家作为新术运动的推动者,开始了“批评策展化”之路。有的研究者将中国策展人比喻为“...
张同道2015:纪实影像里的中国张同道2015年,世界纪录片一派平静,没有奇迹,却充满变革的信号。而中国纪录片静水流深:电视片依然是中间力量,新媒体初露锋芒,国际化凸显力度,纪录电影向市场靠近。2015年,人文历史纪录片异常丰富,从人文发现、美学...
李扬张小玲21世纪话剧“西潮”景观初探李扬张小玲中国话剧是在西方戏剧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又在西方戏剧潮流的影响下发生、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80年代,中国话剧史上出现过两次西方戏剧来华高潮。尽管这两次高潮在创作方法、戏剧理念、表现形态上有差异...
汤逸佩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的比较研究汤逸佩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戏剧的重要现象,非常值得研究。所谓“西潮”,是指某一时期中国引进西方戏剧数量增多,呈涨潮之势,并且在种类、引进方式上有某些明显的特征。如果从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来说...
宫宝荣从剧目看中国戏剧节的差距:以乌镇戏剧节和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为例宫宝荣进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不久,中国戏剧界发生了不少变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乌镇戏剧节和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的问世。之所以引人注目,基...
查律关于书法人文精神若干范畴的思考查律“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的基本立场,人书合一,书法以笔墨形质展现书写者的情性。“和”与“气韵”呈现了作品中艺术形象之间的动态有序关系,是个人与他人、自然及宇宙大化关系的纸面展现。作品中的“正、大、雅”是古人对“...
刘嘉金融资本进军电影产业的利与害刘嘉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成为全球影业的聚焦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电影产业高成长性,增速迅猛。另一方面是这个市场惊喜不断,刷新纪录已然成常态。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电影消费市场呈爆发式井喷,黄金周七天,全国电影观众达到84...
左衡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左衡2016年春节是又一个令人兴奋的中国电影黄金档期。事实上,2015年春节档的市场表现已经在全球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当时也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反倒是在国内,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之所以今年引发国内各界高度...
周黎明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周黎明春节档对电影产业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对电影艺术和审美的意义。这首先表现在每年超过预期的票房飙升上,其次很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播作用,很多三四线城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院观影作为一种消费观念已经消失了。1980年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