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02 次
音乐列表
■董丽慧约翰·凯奇就是倡导这一迄今尚未实现的跨媒介革命的先知。[1][美]露西·利帕德等:《艺术的去物质化》(节选),宋倩译,沈语冰、张晓剑主编:《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第98页。原文最初发表于1968年...
■李宁近年来,人物性格刻画的复杂化、含混化成为国产影视剧的明显趋向。在此背景下,国产影视剧中涌现出高启强(《狂飙》)、叶文洁(《三体》)、祁同伟(《人民的名义》)、张东升(《隐秘的角落》)、辛小丰(《烈日灼心》)、王兴德夫妇(《开端》)、李承天(...
■戴清二重性,不限于探讨人物性格,而是一个跨学科的论题,涵括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多领域中事物的二重属性;推而广之,文艺思想的二重性、小说叙事的二重性也类似于前述特征。在关于二重性的探讨中,“人物性格的二重性”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
■饶曙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茅慧1962年11月生于山东潍坊,祖籍湖北巴东。198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舞蹈史及舞蹈评论方向的研究。现兼任中国文艺评...
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9年10月,现有会员182名,其中主席团成员13名,理事60名。协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提升主流文艺评论的导向性与影响力、权威性与公信力,为推动吉林文艺理论...
■采访人:熊姝胡芝风简介:1938年出生于上海。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名誉会长,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幼学习京剧和昆剧,师从魏莲芳、杨畹农...
■申丽媛作为感性学的美学,自诞生之时起,就以艺术为研究对象。在学科的发展中,美学虽与艺术时而分离,但却与艺术学“殊途”“同归”。当代艺术引发的一系列美学问题,对传统美学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形成了挑战。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引发了专家学者的重新思考。为探...
■李珂珂“DigitalCuration”这一术语被过于宽泛地使用,给艺术世界的策展研究与实践带来了一些混乱。在档案学领域,“DigitalCuration”被尼尔·比格里(NeilBeagrie)定义为“管理和保存数字材料,以确保长期无障碍访问...
■杨晨碑帖融合是当代书法创作的重要表达方式,意指将碑派技法与帖派技法相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而如何融合以及碑、帖的占比多少会直接影响其外在风貌,形成偏帖亦或偏碑的现象,则是我们关注的研究课题。碑帖融合论出现于清代碑派高潮之后,因“碑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