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02 次
音乐列表
■李新“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页。成体系的学科理论构建成学术体系,成体系的概念构建成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科体系的相关论述,就是要构...
■许佩晖音乐和语言,都以声音为媒介,但音乐更擅长表达情感——丰富、细腻且深刻。法国作曲家、理论家、指挥家莱修埃尔认为:“作为音乐所固有的特点,乃是表达与人心联系最紧密的感情,音乐能够表达言语所不能说的。”[1]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
■王亚芹在媒介融合的数字时代,文艺作品从创作、流通、接受到再生产的全过程都呈现出大众化、互动性与即时性等特征。根据《2015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数字媒介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P”,即“个人化、移动化、参与性与弥漫性”(Person...
■张延杰任文惠受疫情影响,2022年国内舞蹈艺术发展在剧场演出方面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年里,演出延期和取消的通知不断出现在各地剧场和院团的微信公众号上。然而,即便在如此艰难和不确定的情况下,2022年的中国舞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然绽放...
■张金尧2022年度,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中国艺术学在继承中融入时代新思想,在超越中取得时代新突破,特别是在艺术理论建设方面拓展了新视域,在评论话语体系方面建构了新范式,在学科目录设计与调整方面融入了时代新需求。中国艺术学界的种种...
■郑工经历2022年,更加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如何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与封闭、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互依存。这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如此,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如此。因为抗疫防疫、动态清零、社会推行网格化管理,个体行踪及...
■谢纳宋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了一个具有宏阔历史视野、...
■王一川中国文艺的现代特性如何,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十余年间文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出现过众多研讨。[1]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是其中影响很大的著作。笔者自己曾以《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
■胡经之新时代呼唤新经典。我们正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新时代的文学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理所当然,应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但困难在于:文学艺术怎样才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作出反映呢?中国...
傅道彬1959年生于吉林省蛟河,祖籍山东阳谷。1991年破格晋升教授,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现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文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