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文学
《湛江文学》是一份拥有国内外刊号、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湛江文学》的前身是《湛江文艺》和《港城》,一份是地区文联刊物,一份是市文联刊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市合并,《湛江文艺》和《港城》也合二为一,成了今天的《湛江文学》。
文集访问量: 9179 次
音乐列表
◇蔡旭闯红灯定律红灯是马路上的诱惑。站在斑马线的对面,看你敢不敢过?想不想过?尤其是你急着赶路的时候,尤其是眼看没有车来的时候,会不会过?尽管许多人无动于衷,不过仍然见到——有的人理直气壮地过。有的人慌里慌张地过。有的人犹疑不决,想过,又不敢过。...
◇亚男一蓬勃的黄昏,在一棵树下喝酒。肉体在麻木中醒来。母亲体内的河流随着黄昏暗了下来,失落的鸟鸣已经不知去向。破绽百出的黄昏,一再挑战我的泪腺。那一晚的情形越来越清晰。孤独拍打着的黄昏,湖水忍不住撕裂。雨水打在身体上,裂开口子的痛,一个劲儿地往心...
◎凌鹰那时候我还并不知道有个英国画家叫莱顿,也就更不知道他的《牧歌》了。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一直就在一曲牧歌里静坐,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小房子是金色的,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味道和温暖。小房子的...
◎兆凯好像她说下雪了,我就嗅到了雪花香。仿佛屋顶散去了,我躺在雪原上,望太阳雪晶莹莹漫飞。雪花朵朵都令人惊讶,闪耀金星安详舒缓地飘落,满天地的黄蝴蝶翩舞。蓝天雪野中,只有我和她,坐在我身畔拉着我的手,粗麻花辫子黑亮亮像雪原上的小树,红头巾如红鸽子...
◇李立记得有位诗人说过,写诗之人必须要有三五知己,包括一二“损友”,此话不假。“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家家户户都有菜刀,如果常年束之高搁就会生锈变钝,经常切菜削筋砍骨,因为频频摩擦,亦会卷刃锋利无存,这时候就需要一...
◎羊白老实说,在我小的时候,就和父亲有了隔膜。父亲在油田上工作,个把月才回一次家。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就没抱过我,肢体接触会让我们觉得不自然。记得有年春天,放学路上,我们一帮同学叽叽喳喳地说话,某个同学胳膊把我一捣,说,你爸回来了。我抬头看,五...
◎班琳丽跛子爷会唱小曲,酸曲也会,但不常唱。年轻时候的跛子爷不跛,长得一表人才,还打得一手好家具。跛子爷二十岁那年喜欢上一个姑娘,叫香玉,邻村赵财主的三女儿。香玉长得像她的名字,温婉如玉。跛子爷到赵财主家为香玉的姐姐打嫁妆,常引来赵家一应女眷围观...
◇阮直不对等抒情“我们”是一个被泛用的代名词,这也许是我们做人文化中的一种聪明吧。一个常写文章的人在否定“我们”时,恰恰不包括我,但本老汉先声明,我的“我们”是包括我的,如果我省略“们”,那就成了我私人的检讨书,我就显得有点矫情了。我们时常抒情,...
◎刘会然老人亭起初并不叫老人亭,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春胜亭。可能是因为去这个亭子里的都是些老人,市民都习惯把它叫成老人亭。老人亭座落在兰城北面最繁华的兰江街斜对面。这里原本是一个臭味扑鼻城市垃圾中转站,因为它斜对兰江街,风一吹,满街孕育着腐烂的气...
◇蒋建伟大雪弥漫,没有天,没有地,更没有一个完整的早晨了。北风呢,就像永远也喂不熟的老母狗一样,谁现在喂它,现在就听谁的,一只跟着一只蹿出院门,“嗷嗷嗷”叫唤着一路跑去,围着村子叫,围着驴叫,朝着远处自己的回声叫,没了魂似的叫,和大雪撕扯成团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