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
《文学与文化》创刊于2010年,是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为宗旨的中文学术刊物,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担任主编。现为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秉承开发而严谨的学术品格,以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文学为核心主旨,同时注重突出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性。创刊后,刊物得到了诸多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海内外众多文学文化研究者不断赐稿,多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所节录或转载,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文集访问量: 5760 次
音乐列表
薛媛元内容提要:在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提出之前,孙毓棠就已在无意中开始了自己的新诗戏剧化探索。同时在话剧和历史学领域多有成就的孙毓棠,从话剧演出中领悟了设置戏剧性处境、构筑情节冲突、利用对白与独白等创作技巧,也从历史研究中移植了远取材、远取...
崔淼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作者的争论持续发酵:有人坚持曹雪芹的作者地位;有人认为另有“原始作者”,曹雪芹仅做了增删工作;更有人认为《红楼梦》完全与真实的曹雪芹无关,书中的“曹雪芹”只是个化名。因此,出现了众多的作者新说。本...
DavidE.James著张登峰译内容提要:摇滚电影在其开端之处就包含了它在发展和成熟时期的主要元素: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虚构和纪录片;叙事和景观;从古典音乐剧中继承的双重焦点叙事和类似于民间活动的定位以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元关系。这些特征在1964...
孙德喜内容提要:灰娃的诗既表现出灵魂的创痛,又显示出她灵魂的觉醒,进而由觉醒而体现出高贵和博大。灵魂的创痛激活了诗人的记忆,她拒绝遗忘。灰娃的觉醒表现为自主意识、超脱世俗的羁绊、以高昂的姿态面对现实,表现为对自由的深刻认识与强烈渴望。觉醒后,灰娃...
白杰内容提要:知青诗歌是朦胧诗“史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历史重叙中,食指、芒克、多多等对朦胧诗有重要影响的知青诗人却被逐至边缘。朦胧诗派在借助知青诗歌接续现代主义诗歌传统之时,又防范这些先驱者削弱自己的权威地位和先锋姿态,故而有意限制“寻父”...
DavidE.James著刘骏译内容提要:滚石乐队的代表性纪录片包括《给我庇护》《混蛋布鲁斯》和《女士们先生们:滚石乐队》。《给我庇护》提供了无数关于60年代终结反乌托邦的陈词滥调。《混蛋布鲁斯》延续了后台音乐片的标准架构,简洁而神秘,并同外部边...
曹廿内容提要:《庄子》中的三重境界的哲学思想是获得学界认可的,然而对于庄子文学表现下的三个世界则少有人提及,本文针对《庄子》全文中三个世界的描写进行分析与梳理,力图寻找庄子思想中的“六合之外”“山间水泽”与“人世间”三个世界的关系以及其各自所表现...
DavidE.James著杨宇静译内容提要: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摇滚乐电影的几个阶段展示了各种犯罪与新兴摇滚乐之间的关联。起初,评论家把音乐中的犯罪和社会上的犯罪联系在一起。50年代的点唱机音乐剧(jukeboxmusicals...
杨大忠内容提要:施耐庵传说成为证明苏北施彦端就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重要证据,虽然许多学者对此进行否定,但都存在着问题,没能从单纯辨正的角度单独审视施耐庵传说。其实,只要推断出苏北施耐庵的大致生卒年,辅以《水浒传》在明朝流传的事实,加上从《水浒...
刘昕亭内容提要:针对拉克劳等后马克思主义者对“缝合”的使用,齐泽克从内部—外部、主体—客体两个方面,重新定位了“缝合”,并提出“缝合”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在此一思想基础上,本文将齐泽克一系列批评实践和理论书写,概括为“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