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文学
《夜郎文学》是贵州省黔南州唯一一本纯文学刊物,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1988年公开发行,为双月刊。本刊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学创作和培养文学新人为已任,立足黔南、放眼全国,在推出本土作家的同时辟出版面刊登域外来稿。
文集访问量: 3414 次
音乐列表
◎易盛武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笔者接触到了瓮福磷矿开发时期的亲历者赵汝庆,谈起磷矿的寻找和开发,他记忆犹新地对笔者讲述了那段艰苦开发的经历。赵汝庆,男,汉族,1936年9月生,云南省开远县人,中专文化。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0...
◎张启林在仙桥在苗乡仙桥我怕穿错鞋子在仙桥,我不敢背背包不是我没有鞋子,是仙桥有一双鞋子叫“阿裤读”仗量着党员干部与苗族同胞的距离不是我背不起包,是仙桥有一只解放绿挎包太沉重装着贫困群众的希望虽然也曾翻过苗乡的山越过苗乡的河喝过苗乡的米酒吃过阿妹...
◎罗再高我没当过兵,却在民政战线上摸爬滚打26年,有很多“战友”,罗仕安便是其中之一。1992年8月,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州民政系统,第一次出差前往罗甸。火辣辣的天、火辣辣的地。“是再高吧,欢迎你,我是县民政局的罗仕安”,他双手紧紧抓住我,操着浓浓...
◎袁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韦献春自2016年6月担任周覃镇水东村村主任以来,时刻把这一句话挂在嘴上,记在心头。结合水东村村情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带领全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抓班子队伍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担任水东村村主任后,韦...
◎蒙帮婉在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一个叫龙岭的大山里,当年麻风村遗址依稀可见,老屋基上那些被岁月风化了的石头,每一块都写满了故事。麻风病,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年代,人们对麻风病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在...
◎牟泗亭人们夸奖某人英武时,往往会说:“七尺男儿。”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尺之高,又如何形容其形象呢?这是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的村民王华银,首先给人们带来的现实难题,且不说他奋斗人生所给人们带来的许多困惑,因为他毕竟是一名先天性侏儒症患者,从小受到...
◎刘非非“谁是主任?”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位面无表情的男子。“我是,你有什么……”话音未落,男子冲将过来,手握着一个注射器,主任见势急忙退至墙角,狭小的办公室无处可避。千钧之际,两名强壮的男同事跑过来一把拉住了男子。被牵制住的男子依旧奋力挥舞着手上的...
韦龙冬记得那年,你们来我们村,亲切的笑容,和每个人都不陌生。那年的桃花哟刚吐蕊,你们牵来条条新路,做我们引路人。不知不觉,你们来我们村,同吃同住三年整,你们在这里扎下根。三年的汗水哟粒粒珍贵,像星星灯火,点亮我们前程。尖刀班的姐妹兄弟呀,你们是我...
班洪福贫困的桎梏像一道来自久远岁月的符文把希望深深禁锢在遥远的山林深处被渴望焦灼了的眼在深邃的暗夜摸索勤劳的乡民一遍遍地把腰身弓向土地掘出一声声心酸而沉重的叹息斑驳的泥路如同缀满补丁的日子暗淡的星子照不亮老母亲浑浊的眼眸于是,在某一个春天的早晨世...
唐朝中国梦烈日高悬天空光芒里站着一张影子那是一个农村妇女在守望故土,一次次折叠身子在浇灌希望他蹲坐在土坎边围绕大地和她聊天那时候,她只剩下劳动而他则揭开一层层泥沙开始逆风行走他们要通过双手驱赶贫穷,致富他们的肩上除了泼洒天空的汗水还有责任而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