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心都市小说下的信仰危机——评中篇小说《尘埃》《寂寞无边》■喻心都市小说流光溢彩的繁华和无所不在的机遇,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不过,现代都市既创造了崭新的生活也带来了某些人性的缺失,使得都市中产阶层常常面临信仰危机。中产阶层的这种...
■朱林杏由传统写作学得窥创意写作学发展的内在张力■朱林杏国内创意写作学最早于2009年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引进,其鲜明特点是引鉴在国外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创意写作学科,并建立了与先前中国已有的写作学颇具差异的文学写作观念和学科教学体系。话涉及此,...
■安晓东异质人与小说创意写作■安晓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常常是异质人,这些异质人有些是完全虚构的,有些是有生活原型的。从异质人的发现这个角度来寻找故事显然是为小说写作寻找素材的一种手段。异质人在我们的周围一定有很多很多,我们在生活中碰到过的那些引发我...
■马忠强烈的个性意识和自由创造精神——清远新实力小说作家创作概观■马忠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的清远,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被一条名叫北江的河流滋养着。这里,既有丰厚的历史土壤和不绝如缕的文学传统,又有活力充沛的现当代文学创作。近10年来,清远小...
■高璐反思传统文化的隐喻性书写——评张炜长篇小说《独药师》■高璐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一直作为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生存的根基。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研究也被不少文人学者所津津乐道。尤其是当代社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大众的道德意识、个人价值被提上日...
■曾荣与星斗光彩,助月吐神奇——读赵本夫《天漏邑》■曾荣毋庸讳言,《天漏邑》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看的一本小说。书拿到手时,没有当下浮夸的腰封,没有各色文学界、评论界大咖的推荐语,也没有所谓的“前言后记”,就只有干干净净的,一个绘有群山、房舍、闪电的素...
■朱孜莘爱与死的轮舞——评张悦然的《十爱》■朱孜莘张悦然,作为“80后”新锐作家,成功地完成了从“玉女作家”向“实力派作家”的转变,身份的重构更加拓展了她的创作空间。她用细腻的笔触雕刻着属于“80后”的细碎年华,构造出了贴近“80后”青年生活面貌...
■马明高灵魂的秘密、文化的命运与精神的奇迹——读阮德胜的长篇小说《傩神》■马明高一无疑,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物质主义和简化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生活世界”逐渐淡忘,存在也最终被落入遗忘之中。然而,真正的文学永远是人的存在学。文学必须表现...
■田承良贫瘠与苦难大地上生长的乡村诗意——龚继岳小说集《都不算么》简评■田承良龚继岳小说集《都不算么》精选了他这些年来创作的百篇小小说。作者不忘初心,从故乡出发,坚守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拥抱生活,书写乡土,探微人性,体现出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带给读...
■王万顺试论李杭育小说《公猪案》的“三体”穿越叙事策略■王万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盛行的“寻根”文学思潮倏忽过去了三十年,今天来看,许多代表性作家在创作方面事实上已经作古,人们对他们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三十年前。曾经以“葛川江”系列小说饮誉文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