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宇鸽子■李敬宇1于思微的排兵布阵和一般文人不同。一般文人写总结或是写报告,差不多都是一个腔调,首先一个很大很空的帽子,“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某某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某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某某任务,积极做好某某工作,负重拼...
■辛易绝版■辛易一小口子是一个水洼,离大寨河不远,有四五十亩地大小。小口子跟大寨河一样,非原生态。五十多年前,十万民工挖掘的大寨河绕城一周,然后与淮河相通,目的是引水灌溉北江城周边大片农田。小口子则不,小口子由红星砖瓦厂多年取土而成,事先无目的性...
■高杨新艳秋:人生几度秋凉■高杨1新艳秋与程砚秋打擂,这是个有意思的事儿,但这擂台打得惨烈。程先生到南京演出,新先生立刻移师南京下榻南京大戏院,是时,程砚秋已在大世界筹备出场。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遭遇战,但谁也没想到这擂台打得着实让人窝火。本来依着...
■杨恒学鬼爹■杨恒学1在我们老家爹爹就是爷爷。鬼爹年纪轻轻的时候大家就叫他鬼爹了,并非他辈分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的言行幽默诙谐,感觉鬼头鬼脑的,所以人送外号鬼爹。这个外号有如侃爷、款爷一样,乍看上去还是略带褒义的。鬼爹是我家族里的叔叔,小我父亲几岁...
■杨守松往事——关于《昆山之路》的片段回忆■杨守松走仕途,还是写文章我生长在苏北农村,196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年底分配到昆山城南公社西河大队(后来的昆山开发区核心地段)“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后调县武装部编写“...
■周桐淦“梦”回昆山■周桐淦A先是接到守松的短信,说《昆山之路》要再版了,想找我这个当事人写几句,我立即回复,“祝贺!我写。”可等守松将原稿和关于《昆山之路》的几篇相关文章一并邮件发来的时候,我有点无措了:守松要我为再版写序,而第一版的《序》是当...
■池澄游走丹青■池澄我,文绉绉写下“游走丹青”这个题目,说白了就是常到书画家府上串门子。贬我者说,此人不务正业,更有好友当面讥我是“画虫”,我笑而纳之。自认为,“虫”之为物,并不等同于卑微,丘吉尔就曾自比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也有褒我者,说我实践了...
■刘娟我们的世界如此颠沛■刘娟警察把王大顺的头拼命往下按,嘴里骂骂咧咧,你们胆子真大,居然敢跑到富达公司来闹事!老板见着市长都直呼其名不带姓的,你们找死来了。王大顺嘴里嘶嘶地吸着气。他的脑袋快贴着肚皮了。后脖颈一阵酸痛。这时,铁蛋正被另一个警察抓...
■老九差点以为是他杀■老九一我很快就要死了,很快。此刻,我从九层楼阳台的窗口“颠”了出来,头朝下。楼下好像有一群人,究竟几个,我根本无暇顾及,惊呼声隐隐约约接连响起,我已看清那群人是五男两女,其中三个男人慌乱地扬着头伸着双臂,地上还有一堆新鲜的装...
■毕飞宇工作室不想说■毕飞宇工作室1刚放学,老黄站在校门口脖子伸得老长,像一只鹅又老又瘦。人老了肯定眼小无光,老黄使劲地眯着眼,等到我站到了他身边才发现,老黄说大曹出差了,大黄没空来接我,他早来了接我去他家,怕错过放学时间。老黄的腿子真长,支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