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
《艺苑》综合艺术类刊物。以发展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为办刊宗旨,以审美、自由、平等和宽容为价值选择,传达艺术经验,体验艺术审美,关注艺术流变,展示艺苑成果,为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构建良好的艺术交流平台。
文集访问量: 9546 次
音乐列表
文/朱云霞王玉珏性别文化与艺术表现——试论世纪之交台湾女性艺术的性别视野文/朱云霞王玉珏1990年代台湾因政治上的“解严”,文化思潮亦趋多元,女性主义理论也从多方面影响着女性艺术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台湾1990年代前后的女性绘画和女性电影作品所展现...
文/刘若琳尚武遗风的清代服饰汉化流变文/刘若琳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满、汉民族融汇互补、丰繁竞采的服饰趋势。不同于以往异族的统治者,满族在入主中原后废除了汉族的冠冕之制,保留了更多的游牧民族...
文/黎国韬历代宦者演戏述略文/黎国韬宫廷宦者扮演戏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其中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是宦者演戏比较流行的时代,其流行的原因不外乎皇家享乐的需要,皇家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宦者演戏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意趣,等等。...
文/马知遥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文/马知遥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这是一件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让国人意识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通过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在此工作中,...
文/濮波双城记——利兹大学访问随记文/濮波在利兹,我看到的第一场戏是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在英文里,是AsYouLikeIt,而我们意译成皆大欢喜,有点到位的地方,也有意义流失的地方,譬如:原意“正如你喜欢的那样”语调中的讥诮和雄辩味道就缺失了...
文/王非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生活——《新婚的一对》与现代城市文/王非一19世纪的挪威,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高度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民族、民主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等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以比昂逊、易卜生为代表的挪威文学、艺术创作者坚持用本民族的语言写作,...
文/陈靓他者·象征·主体——评《新婚的一对》中的人物主体性建构文/陈靓本论文从主体认同角度入手,探讨《新婚的一对》中主人公的主体性建构的不同策略,并由此出发梳理剧作中的深层人物特征及形象塑造。运用拉康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罗拉主体性的依赖性的一面...
文/黄凤祝【德国】作为希望现象的奇迹和暴力——论比昂逊与《超越人力》文/黄凤祝【德国】《超越人力》(BeyondOurPower)第一部(1883)和第二部(1895)是比昂逊(Bj?rnstjerneBj?rnson,1832-1910)两部有...
《中国水彩》杂志供稿...
文/曾华晖略论“门”的审美意蕴文/曾华晖门的历史发展与建筑形制沿革与时俱进,其丰富造型艺术,已成为建筑中可供研究的单一门类,然而门又是整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门面、单体。就是这样既可单独抽离、又为整体的组成部分,使得门成为建筑中独具魅力的建筑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