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天涯》自1996年改版至今,已成为国内思想界、文化界的一本重要刊物。它不是一本纪实新闻性杂志,更不是时下形形色色的消闲娱乐读物。 《天涯》以道义感、人民性、创造力定位,承担精神解放和文化建设的使命,拒绝与低俗为伍,是一本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身的泛文学杂志。
文集访问量: 13132 次
音乐列表
王月鹏失败的寻访王月鹏去看那条千年古道。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一种齐整的层次感。道路另一侧的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瘦长的影子被遗弃在那里。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
孙苏书归何处孙苏一说起来,我们家两代人,我和父亲,都是以书为生的人,读书、教书。只是我比父亲还多了两项,编书、写书。曾经的书,让我们赖以为生,但现在的书,成了我的负担。几乎每年放假回老家,都会听到母亲不断地追问:“想好了没?你爸这些书怎么办啊?”...
夏商陈静茜微博的媒体属性与公共书写夏商陈静茜自媒体对作家行为方式的形塑陈静茜: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微博?夏商:2010年,到现在应该是四年多,我是非常偶然开始使用微博的。陈静茜:微博给您带来了哪些不同的东西?夏商:每天能看到很多鲜活的材料,在这些材...
张炜今日文学的困境与突围张炜今天的文学土地每个写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文学土壤,这是他能够立身的基本条件。这里的“土壤”,既是指生发创作的生活环境,又包括这种创作能够施加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二者总是相互作用的。今天,时代急遽变化,文学与世界、与读者...
梁文道许纪霖刘擎朱大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革命梁文道许纪霖刘擎朱大可时间:2014年8月14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梁文道: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很高兴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跟大家见面。我们刚刚还在聊,我们的组合有一点问题,就是我们台上...
环球笔记美国正在失去亚洲新近一期的《学习月刊》刊载了郑永年的文章,就美国的亚洲战略发表看法。郑永年认为,在国际关系上,美国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但在这背后是浓厚的道德主义情绪。所谓的道德主义就是美国把自己的霸权行为“道德化”,把自己视为道德的象征,...
张明伟崇西学者转向现象一瞥张明伟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首次披露了一个细节:1957年夏天毛泽东在上海接见文艺界人士,翻译家罗稷南参与其中,谈话间,罗稷南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本文预设的是——鲁迅...
解玺璋新会梁氏的家风与家教解玺璋一近些年来,梁启超的教子之道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便是,梁氏一门何以能出三个院士,而其他几个子女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这种情形在今天确实能引起很多父母的兴趣,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曾一度十...
杨卫长期以来,一些大众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对行为艺术存在着某种偏见。这是因为相对其他艺术类型而言,进入行为艺术的门槛较低,常给人一种谁都可以搞的印象;再加上确实有一部分人滥用艺术的名义哗众取宠,做了一些较为极端和恶劣的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行为艺术产...
孙慨“后抗战时代”的影像角逐孙慨从本质上说,历史的真实只存在于历史发生时的那一刻;与历史在书写和追述中所发生的差异相比,后人的诠释与解读,才是距离本质更为遥远的主观史。摄影术的诞生,加剧了这种阐释的可能性,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真实所秉持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