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月刊
《小小说月刊》由河北省文联主办,于1993年创刊,是全国惟一刊发小小说原创作品的省级刊物。“内容丰富、文短旨远、鲜活大气”是《小小说月刊》坚持的风格,“人生、人性、人本”是《小小说月刊》倡导的主旨。主要栏目:四季芳洲、哈哈世相、谐趣园、滚滚红尘、一帘幽梦、似水流年、益智园、另类园、荒诞夜话、神秘岛等。
文集访问量: 13030 次
音乐列表
许心龙“爹,又有一段时间没跟您唠嗑了。”暑假后开学第一天,我被任命为镇中学副校长。上午放学后,我就屁颠屁颠地步出校园找父亲唠嗑。我笑着说:“爹,我当上副校长啦。”父亲不语。我想父亲应该自豪地说祝贺我儿。父亲的自豪是压抑不住的,就像吃馍掉馍渣一样往...
王培静放学刚进家,妈妈对儿子鲁一贤说:你去超市买两袋酱油;回来再写作业。换了笑脸对一起进家的鲁一敏说:一敏,先喝杯水,再去写作业。鲁一贤看了看身边的姐姐,鼻子里哼了一声,忿忿不平地问道:你怎不让她去买酱油,她比我大,偏心眼。你是男子汉,姐姐是女孩...
小川未明从前,一个国家里有个陶器匠。他家祖祖辈辈都做陶器,因此,作品盛名远传国外。每代陶器匠都首先选择山上好的陶土,找来高明的画家,雇用很多的手艺人。他们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陶器,有花瓶、茶碗、碟子等等。游客们来到这个国家,都要到这家陶器店来买。在这...
马宝山王维自幼天资过人,两岁识字,四岁学画,七岁作诗,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是蒲州小有名气的诗人了。十七岁那年,王维离开河东蒲州进京学习,准备来年的应试。到京城后,他找到了一家安静的客栈住下来,每天安心研读。客栈里还有一些准备应试的学子,看到他们每每花...
陈振林公输卧在榻上,满脸倦容。曾经的他,真是名满天下。他已经老了,老得让皱纹爬满了脸,让头发染上了霜。他已经病了,病了半年了。他又叹了一口气。做相国几十年了,他放心不下国事。他知道,如果没有一个人来接替他的位置,恐怕国势就会慢慢衰弱下去了。他的对...
乐忆英接连几天的阴雨,让人觉得很抑郁。徐恺铮望望门外,这样的天气,肯定无客户前来,也好,难得清静,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看书、绘画或者写字。拿起茶壶吮了一口,舌尖上立即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滋味,既绵软又醇厚,还有些爽滑,“金骏眉”果然不错,揭开茶...
赵淑萍县城的剧团一来,我们的村庄就像过年。那年,恰逢我十岁的生日。长那么大,我还没走出过村庄呢。奶奶说:“这戏就好像给你来庆生了。”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有的是剧团的人。男的穿着中山装,女的穿着花衬衫和裙子,他们真好看,就像画里的人...
陈玉光恒盛戏班的李娇娘自幼父母双亡,被师父收为义女,五岁学戏,十二岁登台,主演青衣,兼演花旦和刀马旦。由于师父教授极其严苛,加上娇娘懂事,肯下苦功,唱念做打样样出众,不几年就成了恒盛戏班的当红台柱。部队在前方打了败仗,退守小城,日夜在城外修筑工事...
孟庆玲秋日清晨,黄河。沿着河堤,青龙县知县刘丰默默走着,这是他最后一次巡堤。四年来,这段河堤他不知走了多少遍,熟悉它就像熟悉自己日漸衰老的身体:某处岩石如牙齿松动,某处弧度如腰背佝偻,某处风声如哮喘起落……眼前的黄河狭窄,温顺,完全没有了夏日的疯...
范子平田有才是山阳县塔村人,白净面皮,薄嘴唇,右眼下并排长着两个黄豆大的肉瘤,村里人背后提起他都戏谑地称“田二疙瘩”,有时简称“田二”,人们几乎忘了他本名。田二靠布匹服装生意为生,常年来往于省城和县城,在村里虽不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但上午饭鸡蛋面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