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文学杂志
《芳草》文学杂志在热情关注各种艺术风格的前提下,追求气韵优雅、风骨大气的经典汉语文学品格。在推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辑的同时,还倾力推出描写有浓郁民间文化背景的大散文栏目田野文化、诗歌栏目、风范汉诗、众多名家参与探讨的“中国经验”以及“批评家自传”栏目。
文集访问量: 5709 次
音乐列表
艺术离不开天才,文章少不了天资,至于弥漫人间的文脉,是否得之天意,应当无人晓得,所以才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猜测。是非凡之材才能做非凡之用,分明不是超凡脱俗之辈,就不要日日夜夜想入非非、搬弄滥招冒充妙手。不如脚踏实地,寫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
杨萌迪专著《“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七月出版;《新世纪文学的河南映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出版;《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九州出版社二〇二...
徐纪阳我在偏于东南一隅的小城漳州工作的十多年间,为获取学术信息,目光常常在各种出版目录、学术期刊、公众号中游移张望。在这过程中,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的研究成为我追踪学界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线索。李勇兄就是其中很特别的一位...
朱一帆李勇朱一帆:您出生在一九八〇年代初的鲁北农村。后来从农村走进县城,再读大学走向大城市。这样一种“进城经验”,或者说是“故乡经验”,和您之后选择以社会转型期的乡村小说叙事作为研究对象,是否有着深刻的联系?李勇:我老家在山东滨州。滨州是地级市,...
李勇一二十多年前,在老家小城复读,闲时去新华书店,看到一本诗歌年选,里面有一组于坚的诗,写到花篮、露水还有早晨之类的。那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叙述着常见的事物,很新异。在此之前,已开始有意识地接近文学——读语文老师推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大名著...
李勇是个老实人。这一点,徐纪阳教授一眼就看出来了。他认为李勇是一个“求‘实者”,他说,“这个‘实是现实主义之‘实,也是实事求是之‘实,更是踏实问学之‘实”。我冒昧地在徐教授的这几个“实”之外,再添一个“实”,这个“实”,就是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老...
一中秋夜,月光如水。我梦见了通天河,梦见万里长江第一湾。在玉树三江源遥远的高原上,圆盘似的月亮照耀着古铜色的江水,照映大江环抱的隐隐青山。江面碎银点点,波光粼粼,山川剪影勾勒出这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使宏阔之美汇聚眼前,一切都是那么如梦似幻。在明亮...
北京人喝口水說甜“咱们是南水北调的‘守井人,担了这个使命,干了这个活路,受再大的苦也没啥。只要北京人喝口水说甜,咱山里人就笑。北京人说苦,咱山里人就自感愧疚……”说这话的是十堰市一位水污染防治工程师。我清晰地记得,二○一九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下午,我...
张明观黎里和柳亚子的名字肯定是不能分割的。我想张明观的名字,也一定是跟黎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那本厚重的传记《柳亚子传》,作者就是张明观。已经是小雪节气,天气却还像是小阳春。开车去苏州古城区南环路张老师的家接了他,前往黎里。我们在千禧年之前,...
一这个儿子我不要了。初冬时节的一个晚上,当我忙完了家务,打开手机一看,竟被手机上跳出的这几个字吓了一跳。我定了定神,原来是我的小姨寒梅发来的微信。全然不是她以往的风格,以往她总喜欢开玩笑地叫我叶教授,或亲热地叫我小雅。今天的小姨是怎么了?光秃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