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忘当年志,老病难得意气平。同学某,名志平。居高位,不忘形。忆往昔,感慨多。心事难与他人说。...
近日听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突然想起陈寅恪一个故事。陈寅恪双目有疾,遂意志颓废,辑古诗得一联自况:“今日不为明日计,他生未卜此生休”。我突发奇想,改之为:今日当为明日计,他生可卜此生修。陈寅恪的孤傲是有名的。孤傲,须有所恃。这点,陈寅恪似乎有先天的优...
三姐打来电话说,她儿子正月十一要结婚了,请父母回去坐席。三姐是大姑的女儿,从小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长大,没上过什么学。她们兄弟姐们一共七个,她在姊妹四个里行三。我妹妹出生时,十三四岁的三姐就跟大姑一起来我家帮忙。那年我六岁,家在沧州,随爸爸驻军。大...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台,背部仿佛披上了棉衣,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一点都不觉的冷。每当写出一个漂亮的字,哪怕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笔画,都感觉到一阵惬意。书法之美,首先在于娱己。模仿也好,创新也罢,自己高兴才是王道。名人名家,显赫随他;别人种豆,我自栽花。武则天...
当我收到第一本精美的《人物》的时候,我迷惑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是我自己订的杂志。我比较喜欢看一些作家写的回忆人物的文章,师友杂忆呀,亡夫行述呀,等等之类。多数都有真情实感,不像小说那么虚假,不像新闻那么干巴。于点点滴滴中,透出人物的风采。这本杂志不...
《台湾这些年》作者廖信忠是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虽然写的有点啰嗦,也写出了不少大陆人不知道的信息。尤其是从个人视角看待评论一些历史事件,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我感受最深的几个事情:一是台湾很小,一个在大陆看来很普通的案件,在台湾就会引起全民轰动。二是台...
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乐嘉。也许是他在非诚勿扰节目里的表现误导了我,总之他给我的印象是尖酸刻薄,小肚鸡肠。虽然我有时候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所讨厌的人,也许正是和你同类。你不肯承认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不能否定他们的存在。这本书让我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电影拍的好,未必会写书。这是我看的冯小刚第二本书,比第一本还烂。前几天听说张曼玉唱歌跑调,还死赖着不下台。和冯小刚舔着脸出书意思大概差不多。有人说,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很有道理。小兵出身的冯小刚能做成大导演,已经是空前绝后的成就了,又何必...
这本随笔有一定的思想性,就是行文不太精炼。华丽的辞藻淹没了有限的思想。把一句话拉成一篇文章,把短篇拉成长篇,是作家的通病。只不过这本书的作者狄马病的比较厉害。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欣赏口味不同,也许有人喜欢这种调调。作者比较欣赏的人物有孙中山,鲁迅,...
和《明朝那些事儿》相比,这本书似乎更严肃点。前者嬉皮笑脸的讲故事,后者除了故事之外,还对明亡做了一些探讨。看作者十年砍柴的简历,是我们同一届中文系的同学。那时候他们班经常和我们班一起上文学概论之类的大课。抬头看美女,低头读闲书,谁有空注意一个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