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83 次
音乐列表
□小黑孩绘正如白昼与黑夜不能共存,高雅和粗俗也很少见面。理想与现实的区别:金子总会发光,石头永远发不出光。你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心境。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免费的馅饼,或许也没有免费的友谊。...
我也曾质疑和被质疑过张小华(甘肃靖远)《战国策·燕策》中“鹬蚌相争”的故事被传读了两千多年。背景条件是“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随后有了鹬蚌双方致对方于死地的争执。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质疑教材的“灵魂拷问”屡见不鲜。寓...
□申赋渔两只羊在坡上吃草。在巴黎的城中央。这是一块很难摆弄的斜坡,靠近圣拉扎尔火车站。一条条铁轨铺在几乎像山谷一样的深处。斜坡上长满了杂草。杂草长高了,不好看。巴黎人是爱美的,不能不好看。怎么办?铲草机开不了,若是如我少年时那般,用镰刀去割,人工...
□蒋子龙当今社会,人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做法形形色色,但是,有一点却出奇地一致,无论处于社会哪个层面的人,都在“拼孩子”,说什么“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拼孩子”只是表面现象,不过是为转嫁父母自身的压力而已。真正逃不脱、躲不过的是“拼父母”...
□肖复兴读翁偶虹先生的《春明梦忆》,有一段写他陪高庆奎逛庙会的文字,非常有意思,读罢让人感慨,让人寻味。高庆奎何许人也?如今的年轻人,大概很多是不大清楚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庆奎是京剧老生高派的创始人,当年和余叔岩、马连良齐名,被誉为须生三...
□夏安《唐诗课》一书开篇,程千帆先生便干净利落地提出了一个文学批评观点:当我们接触到一部文艺作品时,喜不喜欢是第一位的,好不好以及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是第二位的。对待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首先是感性的,其次才是理性,应“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
□毛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进大学,没多久,认识了李洱。当时他叫李荣飞,理论上是应该读完大学了,不过,还在校园里,也不知道是在读研究生还是放不下丽娃河,反正,当时也没人在乎。前门的老板并不比后门卖甘蔗的更崇高,一个博士生也并不比一个二流子更体面。诗...
□石飞经白马介绍,黑马认识了花马。一来一往,黑马觉得花马不错,便交往起来。一天,花马约黑马外出游玩。他们去甘水泉畅饮了甜浆,去碧绿园饱餐了鲜草,去百卉坡欣赏了名花,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往回走。临别时,黑马问花马家住什么方向,花马说住东边,黑马说...
□沈栖乔迁新居,寝室和客厅的面积是大了,但我的书房却“缩水”了。原来容得下六个书橱的书房,现在只得摆放三个,这意味着有一半的书籍将忍痛割爱,被“清门出户”。面对累累的书堆,我陡然焦虑、犹豫,不知取谁留谁。但清除一部分是毫无疑义的,恰如近来在网上看...
□炉叔有人说,一个人的朋友圈就是他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品性。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哭的时候眼泪汪汪,笑的时候唇不遮齿。很多时候,一个人都未必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又怎么能只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