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8847 次
音乐列表
陈思炳随礼俗称“凑份子”,也就是婚丧嫁娶之时,邻里亲朋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初始应该是济困,家有丧喜事的人无力承办,亲朋出资帮一把,以解燃眉之急。赠送礼物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古书记载“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说明上古时就有结婚须送礼。而《左传》中“...
许家祥《庄子》外篇载,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多儒学之士,很少有从事先生之道术的。庄子说:鲁国儒士不多。哀公说:全鲁国的人都穿儒服,怎么不多呢?庄子说:儒者中戴圆帽的通晓天时,穿方形鞋子的懂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事至而能决断。君子怀有其...
芳薇据《钱江晚报》《半岛都市报》报道:浙江杭州有位妈妈,因为家里5岁的男孩,常常不与大人打招呼,就在小区里乱跑;还常常偷拿家里钱去门口小超市坐摇摇车,因此,她决定让孩子每天在小区入口处帮邻居取送快递赚钱。她说:“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又...
官秀镇“以牙还牙”一成语也。其意是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还击对方,即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记得有一则令人叫绝“以牙还牙”的故事:王羲之在某地做官时,一天,一年轻人来告状说,因家贫父亲死前曾向某乡绅要了一块荒地来埋自己,乡绅答应并要“一壶酒”酬谢。老人死...
李俭北京人爱称“爷”,其中就有“北京大爷”这一称谓。过去俗指那些八旗后裔,他们有着礼数多、好摆谱、不容打搅、不容轻视,有资格有派头,通常给人一种惹不起的感觉。这当说是旧时“北京大爷”之“范儿”。然,时代不同了,现今的“北京大爷”身上的这些“做派”...
王志广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了一篇以《正事不干善加戏,业务不行善花活:谨防“花头干部”搅局基层》为题的记者调查文章(见《半月谈》2021年第22期)该文章甫一披露,多家媒体纷纷转载,评论。什么样的干部是“花头干部”?不由得,我萌生了以相关报道、评论及...
孙贵颂一次,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参加脱口秀节目,讲了一个酱油生虫的小段子:明明是苍蝇惹的祸,却让酱油背了锅。因为生虫的原因,是用完酱油之后,没有盖好瓶盖。于是便有苍蝇在瓶子的边缘来回徘徊,产下卵……然后呢,然后酱油就长出蛆虫来了。酱油本身没有问题...
杨建业近读《觉醒年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说仍然振聋发聩:“各位同学,五年前,严复先生做北大校长时,我刚刚在教育部工作,开学那天曾为北大做了点事情。各位都是从预科读下来的,所以想必也听说过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各位...
吴锦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以浓重的笔墨绘就了一个含辛茹苦、饱经风霜而又朴实善良、充满期待的父亲形象。该画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此后《父亲》已然成为特定时期中国农民的形象代表,乃至是一个符号和标记。近日看到一幅漫画,画中就以罗中立...
李向伟2021年11月6晚,江西南昌交管部门联合当地媒体开展了例行的夜查酒驾“全网直播”。一位开玛莎拉蒂的孙姓女车主,大脑显然还停留在豪气干云的“酒场”上,不但拒不配合执法民警的“吹气”酒精检查,而且蛮横无理地对民警说:“叫yuwei过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