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871 次
音乐列表
●李景山...
●王爱松中国的历史多故事,晚清的故事尤其多。近年同中国的历史较上了劲的游宇明君,他的系列晚清历史随笔将读者带回到了晚清这个充满了糜烂和新生的历史场域。按照他在一部著作中的说法,“读清史,有时就像看一幕卓别林的滑稽剧”。“滑稽剧”大概也是国人对中国...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二14班汪珂指导老师丁红曾听到一条令人大跌眼镜的新闻:成都有一父亲以学习国学为名,以牛接送儿子,途中背诵古典诗词。布衣布鞋,两人一牛,并怡然自得。想来这位父亲的得意,必也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差不多。长衫马褂,之乎者也,读书人的...
●沈栖名家出书,印量大,读者众,自然给出版商带来颇为丰厚的收益。因此,各出版社围绕名家出书竞相追逐,捷足先登。季羡林的《病床札记》尚未杀青时,已有30多家出版商争要此稿,他对媒体“超前”炒作此书的做法极为不满:“哪有未降生而夸奖婴儿的事?”倘若出...
●沈栖苏格拉底说:各种学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史称之为“苏格拉底命题”。每个人——无论是伟人还是草根——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在实践和回答着这一“苏格拉底命题”。众人活法,世相百态:有的人活着,纯粹以金钱权位为自己...
●沈栖我认为,作为一名杂文作家,他的人生定位应该是思想者,即以勇敢和真诚直面现实,独立思考一切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激赏艺术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更敬慕现实生活中像顾准、王元化那样的思想家,他们给人间留下一个长长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
●张宏丽无须讳言,时代特有的泛功利化、信息化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实体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于是乎一些“精明”的商家抓住了一个叫做“仪式感”的卖点,不遗余力地通过所谓“高颜值”的诸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书店”,来营造所谓的阅读“仪式感”,去迎合讲究“仪式...
●姜胜群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未发迹时,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一个漂洗衣物的老大娘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方鸿儒日前笔者在某杂志上阅见一位略闻其名却素未相交的哥们将其“傍名人”之作为大大地自我推销了一番——与某某某某名人合影啦,请某某某某名人为其集子作序啦,在其所谓作品研讨会上有多少多少名人到场为之吹嘘捧场啦。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傍技,颇令笔者闻...
●朱林兴凡人当自重。自重即珍爱自己的品格、名声。它是有骨气的表现。知识界人士更应自重。这是由一小事想起的。有一位朋友,擅长会计业务,某单位闻其名,拟高薪聘请他出任顾问,任务是为这家企业钻国家税收政策的空子,避所得税。这位朋友断然拒绝:“给钱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