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877 次
音乐列表
□石飞——续《郑人买履》郑人买鞋,为什么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一个大问号,从春秋时代一直悬到当今社会,挂了近三千年。原因何在?都怪韩非子吝啬笔墨,丢掉了郑人买履的一段精彩情节,现予补之。那郑人回家取了尺码,再来到市场上时,集市已散,卖鞋...
□梁凤仪我当年在英国做穷学生时,有缘结识了对夫妇朋友。这对夫妇中,丈夫姓卢。卢太太有位弟弟叫彼得,比我们一辈年轻得多,在我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弟。有一天,我到卢家吃晚饭,小弟在场,把我拉至客厅一角,阴声细气地说:“凤仪姐,能借我几十镑周转吗?因为...
□土tato朋友Z“出于兴趣和为人民服务”,开了一家找东西公司。他原来是做外贸生意的,极擅长弄丢东西,小到钥匙、笔记,大到手机、电脑、钱包。每次聚会,光听他丢东西找东西的故事就占了一半的时间。直到一次把老婆送的手表丢了,他终于觉醒了。后来提到这件...
□刘世芬考下驾照后,正式上路前,我在网上找了私人陪驾。谁知,冲突来了。前后两个教练。第一个王教练,沉默少语,只在需要提示我的时候才开口,或在我操作失误时替我踩刹车,偶尔在我操作不当时替我把控方向盘,平时极少说话。开始时我很怀疑他的能力:如此教练,...
□潘向黎初夏的街上,景色多了许多活泼泼的人间景气。今天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男人,约四十岁,在买水果,也奇也不奇的是他穿了一套睡衣。就是上海人都很熟悉的那种睡衣,绒布的,白底印花的,由于大量积压,曾经才二十块一套。不由想起,上海人穿睡衣上街好像在全...
□蒋骁飞如今,很多商品不仅仅是生活的实用品。譬如,现在的女士买一只包,一定不只是为了装东西,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美观、时尚,甚至炫耀。一只价值几万、十几万的包,论装东西的功能,比不上一个几十元的帆布袋。但这个包有帆布袋没有的一个特别功能,它能满足消...
□杨杨不久前,老公给女儿下了一款养成类宠物游戏。理由很简单:女儿一直想要一只小狗,而我们分不出时间和精力照顾,所以让她先体验一下照顾宠物、承担责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看起来是件省力的事,但没想到差点酿成教育“惨剧”。这款电子游戏想要进阶,必须做三件...
□李国文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是一位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当他平定南方后,汉光武帝刘秀非常赏识他。由于刘秀对他的重用和礼遇,加上他名震遐迩的辉煌战绩,再立功劳的不朽之心,重征沙场的求战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当兵的怎能不打仗呢?他一生的最大愿望,...
□王开林清朝官场有许多陋规,比如馈赠别敬,地方官员给某些关系紧密的京官派送银两,就是潜规则下你情我愿的利益输送。别敬的名目有许多种,夏天打红包叫冰敬,冬天打红包叫炭敬,给大官夫人、如夫人打红包叫妆敬。地方官员给某些京官馈赠别敬,旨在联络感情,互通...
□孔明只要有人在我面前说“难得糊涂”,我就忍不住想笑。“糊涂”是啥宝贝,还“难得”?说此话者十之八九鹦鹉学舌,未必明白个中深意、真意、本意,更未必觉悟其出处才是值得玩味处。以郑板桥的聪明睿智,何出此言呢?恐怕说来话长。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郑板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