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10142 次
音乐列表
□韩羽《随园诗话》有诗云:“倚床爱就肱边枕,揽镜贪看背后山。”背后山有何新奇处,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位《随园诗话》里的诗人则是:我正在看山景,同时也看正在看山景的我。《随园诗话》又有《题背面美人图》:“美人背倚...
□张正现代汉语的众多标点符号,有没有主次轻重?如果我们强行分出三六九等,而脱离具体的语言应用环境,肯定是不妥的。实际情况是,一篇叙述性的文字,离开有些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几乎是无法行文的;而有些标点符号,在一篇千字文甚或洋洋万言书中,都可有可...
□孟祥海借书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那时藏书人与借书人之间很讲诚信,他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礼仪。即在向藏书人借书时,往往以一瓻酒相酬,还书时又以一瓻酒相谢。此即古人谓之“借书一瓻,还书一瓻”。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并未恪守“一瓻”之礼的习俗,书借去后...
□夏凡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权在你,但有时候它又不会绝对听命于你。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一项调查显示,85.0的受访者曾被迫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其中以被迫转发求点赞、求帮忙砍价的信息居多。什么是被迫转发?简单说就是本来不想转发某信息,但迫于压力或碍于情...
□沈栖先说说两起我亲历的事——上世纪80年代,我曾多次造访陈伯吹老先生,交谈时,他常会说一些谦辞,诸如“拙见”“赐教”。每次握别后,他总要起身陪着送我出家门,连连躬身,微微挥手目送。如此待客之礼,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后辈何以克当?我与钱君匋老先生也多...
□王蒙一位朋友对我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二是要有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我认为她讲得很对。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至少表现在时间支配上)、超脱。可以更客观地审视一切特别是自己,...
继续保持●于昌伟囚徒●李景山不爱听警钟响,就会听警笛声●陈景凯背不动了●王成喜三十年后再相见●张书信钱罐罐●王永琦相亲●王铎哲理漫画●王少华在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批评你的人今天是敌人,明天也许会成为朋友;吹捧你的人今天是朋友,明天也...
□锡兵不少游客在旅行中曾遭遇过旅游陷阱。有专业旅游网站统计显示,在诸多旅游陷阱中,“景点商业化严重”被游客抱怨最多,其次则是买到了“伪特产”和“景点夸大宣传”。此外,天价食宿、当地交通被“宰”、黄牛票等等,也是游客们反映颇多的问题。这正是:孟夏碧...
□锡兵雾霾险、中秋赏月险、人在囧途险……如今,随着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一些机构借势推出了不少基于特定场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细分保险品种,但其中不乏“奇葩险”。据调查,这些“奇葩险”,往往“不保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噱头,在理赔上存在困难...
□孙文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近来,因央视《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人袁枚的这首沉寂了300余年的小诗《苔》,被荧屏内外无数的目光点燃了。在节目里,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们以发自生命深处的天籁之音,动情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