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10134 次
音乐列表
●杨福成存几方砚台,是文人墨客的一件雅事儿。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方小砚台,手巴掌那么大,一边高一边低,蓄墨不是太多,周边有些破损,看上去是有年代了,不知道是不是祖传的。我喜欢那方砚,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拥有的第一方砚,更是因为它貌相古朴稚拙,如...
●李志远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优美典范的文字著称,“他的风格朴实严谨,用词极其精粹、明晰和准确,显示出他是个语言巨匠”。他的文学语言和风格的高度成就,当然不是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千锤百炼的结晶。他的每部作品基本成稿以后,都还...
●郁土偶读清钱大昕《弈喻》,不能无疑。疑一,钱以下棋喻读书之质疑。“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诋毁)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推测、估计)之,吾果无一失乎……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读书贵有疑,有...
●哈米爱与死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我想,小仲马的《茶花女》(包括据它改编的歌剧和多种版本的电影)该是体现此言最为典型的佐证。爱情是美丽的。死亡的介入更使爱情升华到圣洁的层面。难怪以死亡告终的凄美爱情故事成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当年电影广...
●几又碗里乾坤大。在饮食文学作家崔岱远看来,全国乃至全球的许多面条,背后大都隐藏着这样或那样的掌故与秘辛。本书中,崔岱远以戏说笔法,回到面条的源头,然后循着面条的发展和传播路线图,钩沉面条背后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乃至面条演变过程中不断锲入的诸多...
●刘英团重温改革、擘画未来,著名时政评论家马立诚所著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不但论述了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还指出了历朝改革的时代特点和难点所在。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就是延缓改革也会坐失发展的机遇。“拒绝改革...
●沈栖陈庆贵总结自己的写作历程,走过了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主打诗歌,发表了100多首诗歌;第二个十年,主攻时评,在国内外100多家媒体刊出时评,还出版了专集《红楼关得很沉重》;第三个十年,涉足杂文创作,勤写频发,宛如“井喷”,一发不可收,杂文...
●荆山客过去大学里中文系的教授可以一边给学生讲授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或明清小说以及新诗,也一边实践着自己的创作。率先垂范,且所创之作每每成为精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周氏兄弟、刘半农、梁实秋、林语堂、废名、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甚至晚他们一...
●杨福成周末推窗远眺,家后的大山连绵起伏,阵阵清风吹过,那一丛丛的树,那一簇簇的花,都是万般热闹。眼看着这美景如画,心里就不禁有了爬山的冲动。想去就去,换上运动衣,换上运动鞋,背上包带上水就出发了。我家后的这座山叫玉龙山。济南三面环山,名胜不少,...
●盛斯才清早上班,见马路上一大摊恐怖的血污,这是一起车撞人惨祸的结果。因为大清早路面空旷,行人以为没车,径直横穿马路;因为大清早路面空旷,司机以为没有行人,车开得飞快。他们想到一起去了,也撞到一起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化为乌有。其实,就在距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