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10006 次
音乐列表
张达明金庸于1959年和一位朋友共同创办了《明报》,为了将《明报》,办成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分子报刊,他除了自己创作武侠小说外,还开辟专栏邀请诸多知名作家撰写稿件,林燕妮和亦舒就是曾经受邀撰写专栏稿件的两位著名香港女作家。金庸曾如此赞赏林燕妮:...
陈仓刺猬与火狐刺猬浑身是刺,同伴不喜欢它,敌对势力更不喜欢它,活得孤独寂寞。火狐皮毛柔软,毛色漂亮,同伴们既喜欢又羡慕,大家夸赞它,追捧它。火狐喜欢走秀,经常不由自主地自夸,满腔热情地教导小动物们梳妆打扮。一场走秀之余,火狐一边得意洋洋地自夸,一...
杨福成青蛙去城里开会,看到了孔雀一身美丽的羽毛,它就想,自己要是能长这么一身毛那该多好啊。因为上帝和青蛙是拐弯的亲戚,所以青蛙有什么要求,上帝总是照顾它三分。这次,青蛙吃过午饭,又去找上帝了。上帝看到青蛙来了,亲切地问,小王子,你又有什么想法了?...
程丽芬一直很欣赏作者南柯斯摩的一句话:“虽寒风凄雨,淋不灭相思;路远影长,我不曾放弃。写作是我要用一生去做的事情,步履不停,码字不止。”不知何时,写作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定要写点什么,心里才会舒坦,哪怕是一句话,一段文字,都会觉得释然。每...
张力涛没错,那是一丛银杏,一丛“被灌木化”的银杏。某个春日,从省公司办事出来,在公交站台等车。百无聊赖间,目光漫無目的地游离在隔离带的冬青丛上,有几支不和谐的树枝从泛着春光的绿色里扎出———干黄虬劲,还有几分倔强,虽不算难看,可在新绿蓬勃的冬青丛...
马亚伟记得小时候,麦收时节我要跟父母下地割麦。天还没亮,父母和我已经站在田边挥着镰刀跃跃欲试。我看了看长长的地头,觉得要開始一场漫长的苦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爸,这么多麦子,咱们啥时候才能割完呢!”麦畦真的是太长了,一眼望不到边,金黄色的麦田一...
王国梁我一向觉得,父亲是个心肠很硬的人。他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把儿女当宝贝一样疼。相反,他对孩子几乎是大撒手,甚至不闻不问,有时让人感到他简直太狠心了。上初中时,我在离家十里外的学校上学,平时住校。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积雪很厚。星期一的早晨,我...
彭友茂以我的经历和爱好可以佐证:人,是一种很奇特、乖张的动物。上世纪六十年代,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后,我很为自己庆幸:苦不堪言的庄户日子总算到头了,这辈子再不用与土坷垃打交道了。想不到,退休数年后,我竟又怀念起农家生活,很想弄点地种种。弄点地种种...
程学武窃以为,杂文之所以为杂文,首先体现在一个“砸”字上。它应该与那些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它应该与自怨自叹的人生感悟、心灵鸡汤有所不同;它也不同于那些罗列事例,简单说教,白开水样的文字。而目下杂文的现状是,以新闻评论式的比较多。...
刘英团很多人都读过《红楼梦》,吃货读红楼,看见的自然是各种美食喽。有红学专家统计,《红楼梦》所描写的食品多达186种,名目繁多,精妙绝伦。通过各种各样的宴集,曹雪芹不但为读者提供了一张琳琅满目的美食单,还缔造了丰富的红楼饮食文化体系。茄鲞,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