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10008 次
音乐列表
刘德凤正在吃饭,母亲急匆匆地敲开了我家的门。进门后马上把手机递给我,气喘吁吁地唠叨开了。原来,她今天刚加入了她的小区群,一进去,就有人在发红包,她好奇点了一下,哪知道是一个一百元的大红包,看聊天记录后她才知道,小区里有一个人得了癌症,大家在为他募...
赵威王述这个人活得很真,人皆以为“痴”。这和现在的观念类似,老实人活得真实,常被人当作傻帽。就连女婿谢万也抱怨:“人们说您痴,您确实痴。”王述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成名晚点而已。”王述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安贫自足,不求闻达,并不为世人所...
李兴濂记得《人民的名义》一开头,有一个小处长大贪官,这个小处长赵德汉看似清廉,平时一饭一菜,住房简陋,上班骑着自行车,俨然是个清官。可是在廉洁的伪装下,他的另一处豪宅,却满屋子都是钱,让人瞠目结舌。由此可见,有的贪官外表并不奢华,而是貌似清廉,实...
严阳俗语有“人心不足蛇吞象”,意谓某些人对于物质或者其它东西,存在十分强烈的欲望而罔顾自身有限的能力。有趣的是,明人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中,真有一个一条蛇面对巨物的诱惑不愿放弃,结果惹火烧身、坠死于河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条大蛇生活在...
韩定一工作中、生活中難免会遇到尴尬事,处置起来使人十分头疼。但“麻”老师却能巧妙地应对。不妨看看他的巧妙之处。“麻”老师其实并不姓麻,他长了一脸大麻子,因为一次授课出了名,“麻”老师就这样被叫上了。“麻”老师是某大学的心理学教授,70岁,尽管早已...
冯磊有本书叫《彼得·潘》。主人公彼得有些单纯,又有几分叛逆。他带着几个孩子,脱离了成人掌控的世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故事的主题,就是拒绝长大。———为什么要长大呢?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把喧嚣和浮躁关在门外,不也很好吗?这个想法很好。叛逆的故事,...
芳薇读一位著名学者开出的愉悦身心“五然”妙方,联想到与之相通的古文雅句和名人雅事,遂生感悟。处事为人宜蔼然。蔼然,既指待人和气、和善,亦应含有谦恭、宽容之意。《尚书·伊训》有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是说对别人不求全责备,而检查、检点自身总...
方鸿儒人道是:老有所乐、所学、所为、所养。但以笔者之见,为着迈向人生的圆满,人到晚年,亦应有所“戒”。“戒”者,戒除,禁戒也。即净化心灵,防止迷失,回归生命本源。笔者据个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态的杂闻权拟“五戒”,是为戒偏执、粗野、怨怒、贪婪与悭吝...
鲁先圣基辛格历任哈佛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来兼任美国国务卿。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但是随着年事已高,基辛格退出政坛,想回哈佛任教,却被哈佛校长...
张志明如果你问中国的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好不好?恐怕十有八九的父母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否定的回答。然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溺爱和娇惯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少于十之八九。这证明,理智上明白,不等于现实中执行。子女教育中,中国父母最善于感情用事。有两则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