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77 次
音乐列表
□“我嫁的是爱情,我要的是能陪我一生的爱人”“婚姻应建立在爱情基础上,金钱买不到真正的幸福”。近日,河南永城王集镇10对新人集中举办“零彩礼”婚礼。仪式上新人代表的发言,道出了爱情与婚姻的真谛,引人思考。(3月26日《人民日报》)男女双方走到一起...
孙万帅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当人们放弃道德准则时,弱肉强食就会成为终极信仰。在污染和垃圾的海洋里,悲剧将再次发生。只有天道酬勤的理,沒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别等着机会自己找上门。...
佚名近日,拜读了《杂文月刊》2017·3·上刊登李昕老师写的《读书,得随手记点什么》一文,深受教育。文學史家杨义为了写一本《中国现代小说史》,光是阅读中国现代小说,就读了2000多本,1亿多字。为了保存他的阅读记忆,卡片做了5000多张。大学问家...
郭树荣每期《杂文月刊》(上、下),都有上乘佳作,令人读之击节称赏。例如:原创版2017·8·上中,潘国本先生写的《仙风道骨的“一”》便是这样一篇文章。它由一个“一”字,生发出了一篇佳作。风趣、幽默,便令人耐讀。我想,这自是作者的本事。当然,细究起...
常永瑞读了《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5·上,特别是李兴濂先生的《智慧的幽默》《时光之水》《积极向上的银发观》三篇文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也了解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社会万象,更理解了时间的珍贵、人生的乐趣与无奈。值得回味的是,这些文章要么揭示...
复林写文章的人都尽量避免议题重复,唯有一个议题———孝道,哪怕千万人重复万年、重复亿万次都不觉重复,这是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不少朝代提出过“以孝治天下”,而传统家教总是以尽孝为先。孝道不过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重要内...
耿勇毋庸讳言,杂文在当下已没昔日之“景气”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杂文风格本身而言,是否也需要更加丰富一些,更加柔和一些呢,我个人认为当然需要,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完善中前行的。笔者年轻学新闻专业时,好像是说杂文这种文体属于散文类的,既...
廉水一春天,不管世间有何变化,一切顺乎自然,它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只管将心跳应和时令的足音。人生也该有如此坦荡超然,那该是何等自在潇洒!二“春眠不觉晓”,是因为春的怀抱太温柔了。在“不觉晓”中,睡得惬意的人们,一旦醒来,那情绪一定是饱满的,精神一...
范一直聂绀驽在《我与杂文》中说:“若要问我杂文该怎么写,或谈谈杂文创作经验之类,可只能敬谢不敏。一定要逼我说,就只能说,要有个性。什么文体都一样,作者不把自己放进去,我看是写不好的。”不把自己“放进去”的杂文,既少个性,又少对话题真切的体认,大多...
钟芳《中国奇谭》是青年作家、《人民文学》编辑刘汀写作15年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作品,也是他“新虚构”小说创作方法的一次实践。在这部小说集中,刘汀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以悲悯的情怀和张力十足的叙事,讲述当代中国底层边缘人物的悲喜起落,直面现代人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