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94 次
音乐列表
程雅君一贯不耐烦“规矩”的我,年近半百,开始努力学“规矩”。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已过不惑之年,“规矩课”还不及格,为此也付出了不少代价,黑发熬成霜鬓,一事无成,虽然以“吾心光明,夫复何求”自勉,但多少还有些反省、惭愧;二是怕带“坏”了学生还有孩子,...
阮直杂文在大多数阅读者的审美鉴赏中就是“匕首与投枪”,其实,这是对中国杂文的误读。中国杂文从文脉的传承上讲,其批判性都有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温良、舒缓、中庸之风。当然,杂文发展到现代,已经与古代的杂文有了质的不同,但文化母本的“DNA”它是...
于文岗年前,鸿雁传书,不是家书,是书籍,金陵文友李国宏新著《茉莉花开茉莉香》。李国宏,南京公安网警,警字严肃生冷,我更愿称“网络卫士”,2015年相识于西安,是个重情重义且有故事的人:做民警时,报闻湖南山村仨孩子因贫困面临失学,他当即捐寄500元...
哈米国人讲究文以载道。这,没有什么不好。但很多人反对。其实反对的是板起面孔干巴巴地说教训人,而不是“载道”本身。为了不使人因厌烦而拒“道”千里,于是讲究了方式方法,来个“寓教于乐”。這下子好了吧?你看《匹诺曹》多有趣,让你有趣之后懂得小孩子不可以...
李专任蒙在文学评论《诗情燃烧的美丽》里,提炼诗人秭援的思想时说:“思想者的寂寞时刻,正是他的收获季节,所以诗人说,没有寂寞,就只会有荒芜。”这既是惺惺相惜,又是夫子自况。任蒙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多少年我只能将自己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用来写...
李志远陈忠实在《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一文中说,过去人们谈“生活体验”的多,谈“生命体验”的少。还说,他自己在生活、阅读和创作过程中,“意识到生命体验对一个作家的创作极为重要”。毋庸置疑,“生命体验”对于“生活体验”,是一种进步。“生活体验”更多...
李兴濂广告作为传递信息、宣传商品的手段,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诗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古已有之。古往今来,不少诗人墨客都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广告诗。三国时的曹操《短歌行》恐怕是最早的广告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汪强期望越小越幸福吗?是的,是这样。有事实依据:有两个考生,考取重点大学的那个不高兴,考取省内一般大学的欢欢喜喜。原来,前者想进的是清华北大,而后者原本想上个本二,现在进了本一,便有点喜出望外。两个实力相当的运动员,一个得了银牌,还痛哭流涕,一个...
姜胜群作为文学期刊编辑,阅览编辑部邮箱稿件,选出可用稿件,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最近,在编辑部邮箱来稿中,看到一篇三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感到不错,提给主编。主编阅后决定采用,于是,我便按照作品中的联系电话,与作者联系。作者爽快地答应三天后,将个人简...
刘鸿儒一位白发苍苍老人对我说:“您是作家,(岂敢,小作者而已)我一肚子话无处说,讲给您,求您写篇文章吧。”下面是他沉痛的倾诉,情真意切,略加修饰评论,以飨读者。儿子,是我们错了!想当年,我和你妈真是望子成龙啊,北大荒教学水平低,千里迢迢送你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