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60 次
音乐列表
马国祺那天清晨,因事急匆匆下楼打开单元楼宇门,举头四顾,阴沉沉的天如同拉开了一张厚厚的大网,一下子就将适才喜悦的心田笼罩,心中好像一下子有冷水渗漉,淋湿了大片干涸的领地。然而,沿小区蜿蜒伸展的砖路向前行进中,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间或击响了耳鼓,撩拨目...
鲁先圣有一句话说的好:砖头瓦块都有翻身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堆砖头瓦块,堆放在没有用的地方多少年,也许突然有一个机会,或者垫路,或者填坑,或者盖房,突然派上了大用场。这是极富有哲理的一句话,砖头瓦块都有翻身之日,况且一个人呢?生活的辩证法...
李业成“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晚霞的大帷幕下,山坡小道上滚动着牛羊,村落里升起炊烟,我们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先民。《诗经》是先民生活史,也是农业社会史。在没有灭草剂和大型机械开进农田之前,或者说在21世纪之前,一部《诗经》与一部农业社会史基本没变,...
黄东光中国的汉字有着繁复多变的外在美和意境深邃的内在美,起合勾捺间,在璀璨的历史天空,曾留下了多少醉美的诗篇,镂刻下了多少蔚为壮观的人文画卷。《国学典藏》丛书编委会编撰的这本《文字上的中国:成语》(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汇博大精深的...
刘小兵隆冬之际,有着“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刘庆邦推出了他的首部非虚构作品《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全书以日记体的方式,深情回忆了作家守护着重病中的母亲所度过的100多个日日夜夜,朴实无华的文字,蕴蓄着真...
周振国初冬时节,拿到了陈鲁民教授的新著《繁华素心》,不禁感叹教授出书之快、创作之丰。晴窗旁,清茶一杯,品读教授佳作,实乃人生关境。作者的自序《不为繁华易素心》,为其新著点了题。素心,纯真之心、朴素之心、平常之心,乃作者为人为文的一贯坚守。然龚自珍...
沈栖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缓慢的沧桑变迁甚或急骤的须臾瞬间都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沉浮、兴盛。经过亿万年的“历史沉淀”,偌大地球上的各大洲生存和繁衍着不同肤色、饮食、服饰、性格、风俗、信仰的人群,这些人群又按不同的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组成各异的城邦一国...
彭友茂一本《民国老课本》里,有篇课文叫《水仙花》,全文女,下:早春时,窗下置水仙一盆。父命二子,各作短文记之。兄之文曰:“水仙花为多年生之草。叶细长,有并行脉。茎生于叶丛之间。花为伞形,其色白,别有杯形之副冠,色黄。其地下茎为块状。”弟之文曰:“...
商子雍不到17岁时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第一份职业理所当然是教师。在三所小学、两所中学教了14年书,工作还算愉快,也曾经被评为西安市的一级优秀教师,所以一直打算老老实实舌耕终生的。但由于业余时间写点儿文章,引起有关方面注意,终于被调到文化部门供...
彭友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上上下下,陌生、熟悉,因祸得福的事,人们见得多之又多;因字得福,则少有所闻,稀罕得很。“稀罕”,毕竟有,从古至今,不乏其例。山东聊城人邓钟岳,一生酷爱书法,少年时已练就一笔好字。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钟岳进京应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