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11 次
音乐列表
李志远一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小心谨慎地、聪明地掩盖了起来。”相信他说的是实情,但并非“两面人”写照。因为,作为社会的人,需要社交,而社交,就得展示...
鲁先圣“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可是,一些人在心里种的,却是自私、仇恨、邪恶、嫉妒、狭隘。种瓜得瓜,你不应该怪罪他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诗情画意、瓜果飘香,就在自己的心里种花吧!每一次讲座,几乎都有人问:成功的路为什么那么遥远?我说:我始终...
张景云包容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更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面对恩怨而持有的胸怀。古时有个男孩叫魏子干,自幼丧母,员外的父亲再娶妻给又生一男孩,子干的继母对他千般苛刻,萬般刁难,做棉衣时给自己的孩子用好棉花,而子干则用芦花,父亲见子干穿着厚实的棉衣仍在寒风中...
李兴濂“卖白菜了!卖大白菜了!”一清早,小城的大街小巷里就传出了卖白菜的吆喝声。在北方,白菜是和秋天最密切的作物。当阳光一层层铺下来,所有的叶子都穿上金碧色的衣裳,一身苍凉。田野里只剩下这种逐渐胀大的植物,用欲滴的翠绿,托举着最大的风和最洁净的雨...
马国祺著名作家池莉说:“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需要人为它填充灵魂。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休养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不虚荣时得来,不贪婪时得来。好日子就在自己手中,像泥鳅,要有把握的技巧。偏偏就是这个技巧,不容易被...
郭寿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天的晚上一个人静坐家中,白居易七绝《邯郸冬至夜思家》便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跳了出来,冥想一千多年前白氏漂泊异乡孤灯独坐,怎一个落寞了得?彼时此刻,相思难眠的何止是他?“想得家中...
姜胜群开篇,先讲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十九世纪德国有位编辑奥多尔·冯达诺,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诗,并附言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己填吧。”冯达诺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
颜福林近来有闲读了点与杂文有关的古书,大致知道了古时杂文长啥样,一语以概之:理圆,练于骨。此语的知识产权属于刘勰。通常说法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的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约465—532年),他在其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刘小兵《生命中的软和硬》(广东花城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随笔集,全书撷取了作家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独特而闪光的记忆片断,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阐释了他对生命的敬重和对人生的热切感悟,犀利的笔触背后,彰显的是作家火热的济世情怀。全书...
刘昌宇有着“文人抒情漫画开创者”之称的丰子恺,不仅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颇具清雅风味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平白朴实简约淡雅,惯常于从容恬淡的讲述中,清浅自如地将人生的要义和生活的哲思,明白晓畅地尽遣笔端,从而在灵魂和思想的双重陶洗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