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70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藍光雨
  • 我游冥冥
  • 木木成舟
  • 混沌虚空
  • 谢汝茉
  • 菊下香
不能只在诗意里停留 2023-11-09 08:48

赵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一千多年前,诗人孟浩然应老友相邀,来到田家体验,用诗家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惬意。无独有偶,西方浪漫诗人荷尔德林吟出“人,诗意地栖居”,后来经过海德格尔的阐发,成了乡村哲学的新境界。然而...

浏览全文 阅读(24254)
常识与共识 2023-11-09 08:48

闻云飞冬雪夏雨,春华秋实,可谓自然界之常识。人自幼经寒历暑,会慢慢明白自然之理。人慢慢长大,在家庭熏陶和社会熏染中,便知美丑妍媸,人礼待道。成人之后,经过历练,知道了社会担当和人性的微妙,晓得了善恶是非,可谓有了点社会公德方面的常识,算个“社会人...

浏览全文 阅读(24296)
邂逅卢沟桥 2023-11-09 08:48

李伟明在北京丰台区办事,离开时,看到路边一块指示牌赫然写着“卢沟桥”字样。原来,大名鼎鼎的卢沟桥就在近处,于是顺路前往一睹风采。即使没有1937年那场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也是要扬名于世的。这座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整个桥身都是石...

浏览全文 阅读(24296)
衣锦还乡为哪般? 2023-11-09 08:48

廉水衣锦还乡,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向乡里夸耀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显摆。典出《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中国历史上,帝王和英雄们都有一个嗜好,就是在打下天下后,总要衣锦还乡,回到故里,榮耀一番,让眼看着他...

浏览全文 阅读(24272)
文人戏谑真性情 2023-11-09 08:48

文敏汉代徐干的《中论?法象》说:“君子口无戏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检。”倒是刻画出一派正襟危坐的“正人君子”形象,但文人的戏谑,倒是很见些真性情。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大师;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浏览全文 阅读(24209)
史为何难信 2023-11-09 08:48

严阳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十八》“史难信”一章,为了说明为什么有些“历史”很难让人相信,举到了“伯道无儿”的例子。“伯道无儿”的故事是这样的:晋代邓攸(字伯道)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儿子和侄儿一起逃难,在危难关头,舍弃自己的儿子,保全了侄儿。后来...

浏览全文 阅读(24146)

宋志坚一直都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今有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是近代新文化运动学者易白沙在《孔子平议》中提出来的,无论是董仲舒还是汉武帝,都没有说过这个话。于是查阅有关史料,发现董仲舒的建议出自他的...

浏览全文 阅读(24159)
东坡遗爱 2023-11-09 08:48

乐朋公元前522年,青年孔子听到在郑国行改革善政的公孙侨(即子产)去世的消息,就痛哭流涕地说:“古之遗爱也。”有宋一代持这种古君子遗风的,除了范仲淹,就是苏东坡了。东坡一生,帮困济危,广做善事;但依我看,1091年前后屡次上表恳请朝廷宽免百姓官债...

浏览全文 阅读(24046)
“慎独”方显高境界 2023-11-09 08:48

邓忠强說到“慎”字,《说文》上讲:“慎,谨也。”即“慎重”“谨慎”“忧虑”之义。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此语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为什么古人要提倡“慎独”呢?因为这时无人监督,就有可...

浏览全文 阅读(24003)
警惕“市侩气” 2023-11-09 08:48

晏建怀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此话一出,语惊四座。钱教授的话为何会引起那么多人的惊愕与热议呢?我想,原因是...

浏览全文 阅读(2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