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69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宁星
  • 落红飘雪
  • 胡谈
  • 蔚青
  • 沂河渔翁
  • 林沐风

□周露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作“虚岁”。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一件让人容易迷惑的事情。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有虚岁?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

浏览全文 阅读(23180)
心灵的兼容 2023-11-09 08:48

□培胜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到广州后,林则徐发现总督府的部分官员性格倔强,对他这个新来的钦差大臣的能力表示怀疑,毕竟鸦片在广州浸染多年,禁烟谈何容易。正是他们抱着怀疑的心态,这些官员在和林则徐讨论时,总是不配合,影响了禁烟...

浏览全文 阅读(23151)
说“ 格 ” 2023-11-09 08:48

□姚凤林格,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曾是很热门而神秘的用语。最早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宋人程颐说得比较明确:“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朱熹说得最明白:“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

浏览全文 阅读(23123)
闲情(外一则) 2023-11-09 08:48

□吴玲瑶中国人的性格里,常以自己的勤俭为傲。老一辈的人,总看不惯小孩子们的懒惰,处处要提醒他们勿忘这种美德,许多人小的时候都有被骂不得偷懒的经验。“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是一大早总要听到的;做功课时,多上几次厕所,就惹来“懒惰人,屎尿多...

浏览全文 阅读(23166)
汪曾祺的“眼力” 2023-11-09 08:48

□张正旭一天,汪曾祺带着一位朋友来到茶馆。他俩拣一处偏僻的地方落座,把盏饮茶,叙旧。就在他们聊得正欢的时候,邻座的三位茶客停止饮茶,目光聚拢在汪曾祺端茶盏的手指上。一个年约七十的老人发话:“刚才端茶盏的那位朋友虽相貌平平,穿着打扮与普通市民没有多...

浏览全文 阅读(23165)
荷兰人的习惯 2023-11-09 08:48

□梁勇刚到荷兰时,朋友告诉我,到荷兰一定要看郁金香,郁金香烘托了荷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而自责最能体现这种和谐。一天,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责的电话。“您好,请问是梁先生吗?”“是啊,您是……”“我是电力公司的。”“请问有什么事?”“您家这个月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186)
透过皮相看油腻 2023-11-09 08:48

□知庸近来一文《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人》,戳中了痛点,满屏跟风。大家你一条我一条:大肚子、盘串儿、炫耀喝茶、公开说性、爱教育人、装腔作势、不读书……油腻的指征纷纷出炉,相信不少人暗自惊心。大家有油腻恐慌,好清而不好浊,这是好事。然而,判断油腻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189)
『菩萨心肠』做文章 2023-11-09 08:48

□乐朋以狂、傲、怪著称的刘文典,很有学问,其在《庄子》研究上的成就,陈寅恪赞之谓“天下至慎矣”。而刘文典对做文章的见解,也极精妙。在西南联大做教授时,有学生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刘文典信口答道:“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学生不解,他遂释...

浏览全文 阅读(23140)
古来绝配 2023-11-09 08:48

□王晖我藏有一小帧花鸟画,它被折放在一只大号牛皮纸信封内。逢到精神疲惫时,我便将这只摆在书橱内的信封取出,抽画展阅,大笑一番——是的,我是将它作为消除紧张、恶劣情绪的调节剂来用的。这帧画是我从书法家李力准备丢弃的一堆杂纸内抢救出来的。它长约两尺,...

浏览全文 阅读(23194)
鱼缸和保温杯 2023-11-09 08:48

□韩浩月很少在家里养花种草养鱼,因为养啥啥死。从小到大,植物只能养得活绿萝,动物只能养得活草金鱼,至于它们能活多久,还得看运气。女儿一周岁的时候,在菜市场外面的小摊上,给她买过一条金鱼,本以为养不长,没想到一养就养了六年。六年时间里,这条金鱼“勇...

浏览全文 阅读(2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