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554 次
音乐列表
●鲁人鲁迅终其一生都是一位社会的批判者,批判者的命运注定不会风和日丽。所幸鲁迅的性格中有幽默的一面,善于自嘲。当被传患脑炎,需撂笔十年时,会作《报载患脑炎戏作》,称自己“无如臣脑故如冰”。当他的批判使他的生活阴云密布时,他便以“破帽遮颜”,“躲进...
●李志远一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到陕西长安县后皇甫村安家落户,在一座古庙里,一住就是14年。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说:写作就像是蒸馍,馍没熟之前最忌揭锅盖,那样就会“撒了气”。怎样才能写好故事?这些作家前辈,无疑为后人指明了方向:唯有扑下身子、...
●王育栋指出别人思维有病是件危险的事情。但提出思维健康的一些标志,相信反对的人会很少吧。我认为健康的思维需要涵盖下面几点:一、健康的思维必定是独立的,而非人云亦云。对待事情要先审视一番,然后才下结论,即使这结论最后与众人同,那也是它独自得出的。反...
●刘鸿儒参加全国杂文年会,自我介绍:“农民。”对方一愣,转而忙说:“农民,好,好!”还有一位说:“农民,也不是一般的农民。”二位的潜台词是:农民不能登大雅之堂。电视剧《突出重围》有一细节:将军家的小保姆桌子没擦净,将军女儿说了句“农民”,将军说:...
●郁土在今日之中国,凡使用手机微信者,几乎没有不入群的。鄙人不才,也加入了二十几个群,有工作群、同学群、家人群,及陌生人的群,并也组建了两个小群。从微信群及朋友圈中,我能及时获悉最新之国内国际动态,及站在不同立场之新闻评论,还能了解许多尘封已久之...
●商子雍出生在新世纪的年轻一代,年龄最大者,已经是高中学生,他们之中,有多少人经常写、或曰曾经写过真正意义上的书信呢?年轻人不写信、或者很少写信,老年人又怎样?实话实说:年逾古稀的我,也已经很久不曾像互联网时代以前那样,端坐于书桌之前,在漂亮的笺...
●程学武村姑效美女西施捂胸蹙眉之姿以为美,被传为千古笑柄,旋有“东施效颦”成语诞生。近重读此则故事,玩味再三,却颇为东施不平。理由有二:其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施美,其言谈举止当属美之列,东施慕而效之,何错之有?其二,东施在号称天下第一美人面前...
●陈鲁民洪承畴、吴三桂相继降清后,明末大臣、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多次在公开场合怒斥其“卖国投敌”行径,慷慨激昂,义正辞严。并声称,只要清兵打进南京,自己就殉国而死,更是博来阵阵喝彩,名声大振,俨然道德高地上一伟岸丈夫。时人称其为当代屈原、文天祥再生...
●彭友茂开篇,先拎出一个词(应该叫词组):三瓣感触。我估计,人们从读音上没有不认识这词的,可要释义,恐怕就少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各种字典词典里压根儿没有这么一个词,这词却出现在我的一篇也算公开发表的文章里:前些时候,我曾写过一篇题目里有“心香一...
●姜胜群左拉,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主要作品《卢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包括20部长篇小说,其中代表作《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钱》作为经典,在中国拥有广泛读者。郁达夫、张资平等中国作家都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