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458 次
音乐列表
●王长宗医生、先生及其他●王长宗笔者青少年时代是在乡间度过的,那时乡人都管医生叫先生。无论城乡,动辄医生云云,是近几十年间的事。先生一词则淡出了人们的语境,偶尔叫“先生”,或是在称呼民主人士,或文人学士墨客,吹捧抬举对方的大著、大作、墨宝、丹青,...
●刘诚龙耕读谁传家●刘诚龙“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这话既铿锵又精警,蛮押韵,蛮上口;既深刻又正确,蛮高蹈,蛮好记。所以,我疑心这话,出自某份大会报告。所以有这疑猜,起源于这话非常伟大,又又又,又什么呢?说不清楚,这么说...
●商子雍帅气的魅力●商子雍文章题目这五个字,是从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韩红艳博士发来的微信里“拿”过来的,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则发生在前不久欧洲游的行程中。曾经有不短时间,在我们的心目中,所谓旅游,就是游山玩水逛景点,也因此,才有了诸如“车开就睡...
●程应峰作家是什么●程应峰作家是钟情写作的文字组合者,是从事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人。按创作题材来区分,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等。有人说:作家就是将生活写成文字的人。还有人说:作家是虚构生活,将一些平淡的生活添油加醋,将片段...
●潘国本李白气场●潘国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明明在做七言古诗,可起笔就是“五言”,四个五言分句以后,开始“七言”,七言又不顺他手了,再来“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之后终于“七言”到底。这里,押的韵也多变,先是“丘”“楼”,再成“傍”“张...
●乔国政吃一堑怎么办?●乔国政有人认为谁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何须再议?窃以为,不然。说着容易做着难,现实生活中吃一堑不能长一智,重蹈覆辙者比比皆是。何也?皆因吃一堑后做法欠妥。有的人吃一堑,无所谓。前几天就见到一幕,令人感叹。有个小伙子在大...
●杨福成知世故而不世故●杨福成朋友马武,是一个让人说不出来道不出去的人。比如评价老板,他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同事们在一起谈论老板,同事们说老板真不是个东西,他就会说,对,老板就不是东西,天天让我们加班还不给发加班费。若是和上级领导说起老板来...
●乐朋钱玄同的文化功绩●乐朋提及钱玄同,最难忘的就是他和刘半农搭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自导自演的“双簧”。1918年3月,《新青年》同时刊出两封信,一封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所写的文言文,四千余字,以旧文化卫道士的口吻历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
●张桂辉善读者,会养生●张桂辉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欣逢盛世,如今天天都是好日子,哪个不希望多活N年,谁人不期盼长命百岁?据我观察,现代人、身边人,较之古人、前人,大多更注重保健、更注意养生。这,无疑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好比“戏法人人...
●迂夫子应该死成什么样儿●迂夫子叶倾城的短文《死的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讲了几个读书人面对死亡的故事。其中,瞿秋白给人的印象最深。1935年6月18日,正在狱中写诗的瞿秋白听到监刑官宣布枪决命令时,头都没抬,答道:“我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