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358 次
音乐列表
杨孔柱人的一生,概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一段时间。人一死,一生便结束了。其实,人的一生应该包括生与死两个部分。民间传说,有的人死了会变成鬼,有的人死了会变成神;佛家讲轮回,认为人有前生、今世与来生;西人信奉人死后有天堂、地狱两个去处。共同的一点,都...
过传之三毛曾在一篇文章《沙漠中的饭店》里写过,丈夫荷西说老板要到他们家里做客,点名要吃竹笋炒冬菇,竹笋还要鲜嫩的。在这茫茫沙漠中,哪儿找鲜竹笋去?我们的三毛却胸有成竹,用小黄瓜削皮切片,与香菇急火快炒,一道“竹笋炒冬菇”就出锅了,脆嫩爽口,令老板...
雷晓婉气质,是当下热词,“主要看气质”甚至一度成为去年年尾刷屏至爆的微信游戏,并在朋友圈迅速蹿红。那么,气质到底是什么?气质一词,最早源自于宋朝理学家,他们解释为人类先天的不同禀赋,“天生丽质”“先天禀赋”之谓是也。与此同时,古人也认为气质后天可...
惯用语“唱对台戏”指从前两个戏班子为抢生意,在同一时间演相关的戏,以此反对或搞垮对方。写杂文不妨说是站在假丑恶之对立面,唱以良知和正义领衔主演的“对台戏”。对面演污泥浊水、同流合污的丑剧,这里就唱激浊扬清、泾渭分明的正剧;对面弹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欲求事业有成,就得花功夫。然功夫有明暗之别。明功夫指和所做之事直接相关的专业训练或必要准备。如梨园艺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或应试学子“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懵”。暗功夫指看似游离于自身主(专)业,却间接对主(专)业多有裨益的旁通功夫。文艺家...
范一直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在开学第一课时向学生郑重申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难怪傅斯年赞誉:“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老牛堂集,土地祠札,东莱新语。扛鼎笔,腾蛟鸣凤,犀利诙谐神韵著。书卷气,若悬泉流馥,飞溅琼珠似雨。争道是,三家村后,血脉相承应许。博览强记梳今古,合千家,山不辞土。聘颖悟,知人论世,评说雌黄皆有据。谈笑里,正人心风尚,臧否恒生妙趣。似灿簇,寒光点...
王春玲闲逛书城,一眼就被它封面上那道撕裂的纸纹拉了过去,灯红酒绿与薄灰惨淡骤然割裂,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稳稳当当地立在裂纹一侧。由于封面和书名的吸引,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这十...
于国源解玺璋的《梁启超传》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面向大众的传记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注重对史实的考证和客观描述,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梁启超和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读懂梁启超,才能读懂近代中国。”这部传记以梁启超与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
谨以此书,献给在这块多灾多难的热土上与我同命运者及其亲属,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献给曾在苦难中,以爱和信任支持我、鼓励我活下去、站起来的亲人和朋友;也献给所有跟我一起走过那非正常年代,同辈的以及上下一两代遭际相似的过来人。我知道,其中千百万人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