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讲“未讲过的”

  • 作者: 杂文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021
  • 范一直

      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在开学第一课时向学生郑重申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难怪傅斯年赞誉:“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吴宓则认为陈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胡适当年在大学演讲,他先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总要加上一个“胡说”。这不仅是课堂幽默,更是表达个人见解或自我心得的必要之举。

      有人集兰亭序中的字成一楹联:“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己有“所得”才付诸于“言”,强调有感而发,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以减少空话、套话、老话。虽然像陈寅恪那样“四不讲”的标杆,旁人很难企及,但写杂文当尽量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多一点别人未曾讲过的的话。邵燕祥在为“野菊文丛”写的“序言”说:“杂文吸引人的主要是它的识见,是独到而不是复制的见解……”写杂文关键是要有挺拔的识见。清人赵翼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比如鲁迅的文章说千道万,但最具光彩、最有价值处,就在于他“只眼”所见的“自主张”。

      本文标题:讲“未讲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858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