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8912 次
音乐列表
元三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片绿地上,不期然遇到一组特殊的艺术雕塑群。这是一群数十尊约三米高各不相同的人体雕像,却只是人体的一部分——腰部、大腿、小腿、脚,由铸铁浇铸而成。粗壮有力的腿,开阔厚实的脚板,使人联想到,這是一群彪形大汉,虎背熊腰,正在不停地...
未无我对短文章情有独钟,对书法,也习惯于“简”与“高”的考量。简,是“刪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简;高,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高。书法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样式,也是为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它也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其“物...
李业成有两个农业符号给人的印象最深,一是历史课本上的那张耜,耜是最早的犁田农具;再一个是头戴草帽,身披蓑衣,肩荷一把锄头的佝偻老农。这两个农业符号都与农具有关。古时有个典故,有一位将领,每日枕着戈睡觉,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我以此戈取功名!”这个...
伯欣写下这题目就感到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能说得清楚吗!但既然落了笔,就硬着头皮说说看。情色(或者干脆把两字掉个头)的根基是性。而性与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词。没有性,就没有你和我,没有世界。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文学艺术不可反映?它跟爱与死、生命...
刘克定王国华最近出了一本杂文集,书名叫《那些人那些事》(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匆匆浏览一遍,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道的有古人、古事、古语、古俗,有帝王、将相、百姓、文人、乞丐……其说道的对象看似俯拾即是,却涉猎广泛,且发掘精辟,读之令人清新,犹如一杯...
李兴濂每当走在城市街道上,公园里,常会看到许多被砍掉头的孤零零的柳树桩,以及一些被扭曲剪去枝叶的小树。街边这些奇特的树,从树干以上被生生砍去,失却了树冠,失却了伸枝展叶的头颅和飘逸的枝条——那是曾拂过路人头给人脉脉温情的柳枝,曾织就半天碧云给人清...
甘正气国学大师黄侃年轻时遇到王闿运老先生,王表扬他道:“你年纪不大,可文章真是裁云缝月、敲金戛玉,远胜犬子。”黄不客气地说:“你自己写的东西尚且不通,何况你的儿子!”这是黄侃的狂傲,说不上耿直。狂傲和耿直都让周围的人尤其是与之对话的人不怎么舒服,...
张魁兴这里说的杨教授,是原香港科技大学会计系的杨继良教授,是那个总在《大公报》“大公园”版发表文章的杨继良教授。这位杨教授,我不认识,我和他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俩的名字有时恰巧能凑在一个版面上而已。但是,他的文章我一直都很关注,并常常引发我的思考。“...
程学武人生在世,谁不喜欢太阳的光芒?正因为有了阳光,我们才远离黑暗,生命才活力四射。然而,有一些人却惧怕阳光,每每被“阳光”不经意地一晒,立马现原形,“见光死”。這类晒出人原形的“阳光”,虽说无毒,却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和辐射性,很多时候,是不经意、...
茅家梁自古以来,“千里马”少有,虽曾有人“千金买马骨”,却未闻其以后真的买到了千里马。《后汉书》里介绍有一位清官第五伦,“少有文采”,以贞忠清白著称。他做浙江会稽太守时,薪俸二千石,每领到薪俸,只留一个月口粮,其余都賤价卖给贫苦百姓。第五伦后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