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107 次
音乐列表
游宇明女儿在朋友圈发了张几位年轻人周末玩扑克的图片,这些年轻人中有我的女儿。看到后,我一通电话挂到了浙江,告诉她:周末偶尔娱乐一下是人之常情,但千万不要赌博。女儿回答:没赌呢,您放心。她的解释我倒也相信,女儿的爱好是听音乐、写作、朗诵之类,一向不...
杨建业牛年春节期间,家用麻将机忽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日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30。全国最大的麻将机产业集群地——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一位从业者声称“我们已经快供不上货了”。这当然不难理解,疫情期间,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外出旅游不大可能了,怎么打发时...
张树民韩非讲过一个只有四五十字的小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就凭这一小段文字,让吹竽的南郭蒙冤两千多年。老夫反复琢磨,仅按上述文字推断,真能得出南郭处...
李伟明只要有时间,每天习惯看看书,当然是纸质的,真正意义上的书。阅读的场所,书房、阳台、客厅,甚至办公室、野外,都是可以的,只要是独处,书总是最好的伙伴。不过,对我来说,也有那么两个地方,却似乎很不适宜看书,说起来也许让人大跌眼镜:一是书店,二是...
李伟明微信时代,但凡是个单位,恐怕都有一个以上的微信工作群。微信工作群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很多工作群,有效信息常常被大量的“大拇指”“小红花”淹没。尤其是,每逢职位甚高的人物在群里亮相,一个时间段内往往是点赞刷屏...
李伟明写作的冲动,源于3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那时在乡下,生活极其单调,阅读课外报刊是最好的精神大餐。纸上印出的文字总是让人肃然起敬,看得多了,便期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現在某份报刊上。于是,便在课余悄悄地写起了和作业无关的文字。正所谓“无知者...
于昌伟等...
王志广陈思炳先生的《攀“大”》一文(见《杂文月刊》2020年11月上原创版)以大量活生生的事实,批评了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显政绩、捞资本,自我贴金、求升心切,为加官晋爵的阶梯而攀“大”的不良作风。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地...
唐剑锋这件事,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写在3月某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在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越来越严、有效治理基层形式主义的今天,还有人因“形式”不完备被查。一边反对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一边又对不搞“形式”的人实施制裁,真是匪夷...
姜胜群举手之劳,是说帮助别人像一抬手那样轻而易举,出自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现实中,可以看到很多举手之劳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11月10日,在由哈尔滨开往佳木斯的D7...